超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發展更應注重實際運維
“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聯盟(ChinaPassiveBuildingAlliance)”近日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召開成立大會。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聯盟的成立旨在推動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產業的發展,引領中國建筑節能發展新的方向。聯盟的宗旨是凝聚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確保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建立產業標準、認證體系,提升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化能力,促進聯盟成員之間的協作、創新與聯動。
近年來超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一直是行業熱點話題,一方面是超低能耗的發展確實對人民生活帶來益處,另一方面從超低能耗建筑的設計調試和實際運維方面值得我們關注。
設計和實際運維存在差異
目前大部分綠色建筑前期設計猶如“技術選秀”,卻忽略具體應用及使用者習慣,后期綠色運營維護更幾乎為零,這直接導致一些項目淪為新技術的低效堆砌。導致設計和實際運維存在差異。
關注設備與能耗
在今年的暖通年會上清華大學魏慶芃教授的“部分綠色認證建筑能耗能效及暖通空調系統實測數據與分析”報告;報告基于清華大學過去3年持續對60余個項目綠色建筑進行的實地調研測試,比較了美國LEED認證建筑,指出國內外情況類似;經綠色認證的不同建筑,實際能耗強度差別很大,部分綠色認證建筑能耗相當高;國內綠色建筑能耗普遍為美國LEED認證建筑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綠色建筑中暖通空調系統能耗仍是主要部分,給出的案例能耗偏大的原因包括室內環境溫度設置不合理,水泵效率偏低、供回水溫差偏小、風機系統能耗偏大、未實施有效監控等。指出:綠色建筑系統復雜、設備多、風險點多,應加強全過程管理。
我們的設計應該像合身的衣服一樣,不要是這樣的建筑就往身上穿,要從實際出發,關注每個建筑的本身。
最后我們還應該思考一些問題:為什么超低能耗、綠色建筑都是叫好不叫座的?
綜合來看日后我們建設的方向,還是應該由小到大,從基層做起,從企業做起,要做到企業技術走在政策支持前。最重要的還是要關注實際的運維情況,用真實數據說話,并把這些數據公開來,供設計人員參考,轉變思路從關注建筑節能的產品、技術、集成、示范,到關注建筑物實際用能的數據才能使超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走向用數據說話的正確道路。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遼寧省將在2020年達到城鎮一半綠色建筑覆蓋
在沈陽建筑大學內有一座神奇的建筑【詳細】
綠色建筑≠屋頂花園,真相盡在高交會
如今,綠色建筑、節能建筑已經是全球建筑發展的大趨勢。其實早在2005年,我國已經開始推廣綠色建筑,但對于什么是綠色建筑,很多人還存在一些誤解。【詳細】
商務區博物館居民區 上海綠色建筑快速生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我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框架體系不斷完善,發展循環經濟越來越成為產業園區及企業的共識和行動;生態文明、環保觀念深入人心,綠色生活方式日益成為民眾的自覺選擇。【詳細】
深圳綠色建筑領跑全國 展現城市綠色文明
近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辦的兩年一屆的“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評選結果揭曉,全國共有9個項目獲評創新獎一等獎,深圳的項目占了1/3。【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