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智慧城市建設的啟示
不出家門即可控制電梯;在辦公室也能看到哪位訪客到訪;急救車還在路上醫生已看到病人狀況并提前準備;在社區醫院就診也可享受大醫院專家遠距會診和處方;卡準公交車到站時間才離開辦公室……這一切并不是科幻影片,而是臺灣當下正在發生的情景,它像一個情景劇一樣,來源于臺灣企業已經推向市場的智慧城市應用服務方案。
曾幾何時,一向領先于大陸的臺灣電腦、手機廠商紛紛被大陸后起之秀超越,一度被超越的臺灣企業是否從此就躺倒、身影暗淡下去了呢?記者來臺后發現,似乎是在一種倒逼機制下,一場向智慧服務領域轉型的革命已在臺灣信息產業發生。有觀察家評價說,此舉將帶動臺灣芯片、終端設備、軟件、電信各個行業重新走向繁榮。
信息產業革命主打“智慧”牌
深入下去了解,不難看到臺灣正在發生的是一場物聯網+互聯網+智能手機+云計算多種技術交融、深刻重塑人類生活的技術革命。在這場革命中,臺灣企業緊跟歐美技術前沿,催生了一批交通、醫療、零售、家居、能源、建筑智能化應用的服務方案。它本質上是一種產業因市場需求終端驅動的重組與重塑生產流程,一批曾響譽全球的臺灣信息產業企業正在華麗轉身,立志突破瓶頸尋找智慧城市服務整體輸出的新榮光。
近日落幕的臺灣智慧城市展,大同、 中華電信、研華、華碩云端、遠傳電信、廣大電腦、研揚、威圖、神達電腦、精聯等臺灣八九十家企業亮相展會。在這個產業擴展方向信息很明確、充分的展會上,他們推出的智慧城市應用方案,讓我們清晰看到科技改變生活的神奇力量,科技在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時,也在不斷地提升自己。
有近百年歷史的大同股份有限公司是臺灣老牌電腦、筆記本生產廠商,他們已推出智慧能源、智慧遠距健康照護、路邊停車遠距遙控等一批硬件軟件結合的服務方案。大同智慧電表每15分鐘自動抄表一次,數據自動傳回,電力公司可以隨時掌握電力消耗分布,按尖峰、低谷兩種電價計收資費不再是難題。大同股份的總經理林郭文艷告訴深圳商報記者:如果能精準配備電力資源,電力公司就不需要過高的預備用電量。預備用電量每下降1%可節省100萬人民幣。如果應用到大陸那能節約多少!
大同等多家企業的遠距健康照護,可實現遠距血壓、血糖等生理指標量測,醫療團隊透過傳回的數據跟蹤并給出健康醫療建議,不在身邊的父母配上這套系統,你即可透過手機APP隨時掌握老人家的每日生理體征。
同樣享有盛名的廣達電腦,他們推出的智慧醫療服務,病人還在救護車上,醫生通過查看傳回的病人生理體征數據和照片就開始手術準備了。記者在展會上看到,廣大電腦與美國麻省理工共同開發的另一套軟硬件系統,更神到可以通過電腦“看”脈搏、“看”血液流量,當然不需量只需“照”你一下。這一技術曾被奧巴馬競選團隊用來觀測為總統競選鼓掌的聽眾哪些是在假鼓掌。
精聯電子等多家企業推出的智慧家居方案,讓防災防盜不再成問題,諸如家里瓦斯泄漏、盜賊入侵、老人跌倒,一旦出現上述情況,這套系統可報警可求救,即使你在辦公室通過手機APP也可親眼看到小區和家里正在發生的情景。據精聯電子介紹,這套系統已在臺灣二三十個新小區安裝使用。中華電信開發的智慧家居方案,還可以保證房內恒溫恒濕恒氧,可查看車庫電動車充電情況,可控制電梯運行,總之,住在這樣的房間里,你就像大棚蔬菜一樣呵護周到。
大陸消費者熟悉的華碩、宏基電腦則已出重金專門成立公司,經營云計算領域數年。
物聯網時代小有小的優勢
臺灣企業界認為物聯網時代,臺灣企業更有優勢。
致力于智慧醫療服務的摩百數位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慶善對深圳商報記者坦言,臺灣企業面臨瓶頸多年,單體產品比如手機、電腦我們肯定干不過大陸,大陸規模成本優勢擺在那里。但物聯網時代需要的是跨行業整合,比如智慧醫療是信息產業和醫療跨行業的整合,兩者缺一不可。大陸太大跨領域整合還來不及涉及,臺灣反而有小的優勢。
小米手機攝像頭軟件提供商臺灣物聯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八成銷售額來自大陸,該企業執行長郭啟銘也認為:“臺灣地方小更便于溝通整合,在物聯網時代機會更大”。
大批應用方案問世已經展現了臺灣跨領域整合能力。大同智慧電表與中華電力聯手,已有100萬個臺灣用戶在使用,還將增加至600萬個。
廣大電腦的遠距照護急救車已在臺灣一家醫院啟用。臺灣彰化醫院則已建立全亞洲第一家、世界第三家遠距微創手術中心。
中華電信智慧家居與臺灣遠雄地產合作,將遠雄開發的“左岸”社區打造成了國際認可的智慧城市示范小區。
中華電信與臺北政府合作開發的智慧公車APP,整合了臺北八九千輛公交車、1萬多個站點,客人通過手機就可查找搭什么車、車什么時候到。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殘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遺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納什維爾的街角,有的坐在輪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們手握著智能手機,陸陸續續到來,相互友好交談著;同時,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他們登錄一個應用程序。他們分成小組,尋找那些具有歡迎殘疾人標志的餐館、咖啡【詳細】
莫斯科智慧城市計劃統籌各領域400多個項目
莫斯科信息技術局局長阿爾喬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