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點關于智慧城市頂層設計脫節的建議
據3月20日消息,作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智慧城市領域的負責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規劃所高級工程師陳才透露,“目前,國家標準委已經牽頭成立國家智慧城市標準化協調推進組、總體組和專家咨詢組,國家智慧城市標準體系有望未來3年內出臺”。
他表示,目前,中央各部委正牽頭研究制訂本領域智慧城市評價指標和評估體系,形成了以評估促建設、促管理、促改進的新思路和新做法,未來我國智慧城市有可能開展全國性綜合評估,通過評估工作推進各地智慧城市建設落在實處。他還表示,未來我國將進一步加大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智慧城市合作,著重在產業發展、標準制定、應用方案等方面,深化與中日、中韓、中印等國的智慧城市國際合作。
他表示,目前,中央各部委正牽頭研究制訂本領域智慧城市評價指標和評估體系,形成了以評估促建設、促管理、促改進的新思路和新做法,未來我國智慧城市有可能開展全國性綜合評估,通過評估工作推進各地智慧城市建設落在實處。他還表示,未來我國將進一步加大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智慧城市合作,著重在產業發展、標準制定、應用方案等方面,深化與中日、中韓、中印等國的智慧城市國際合作。
城市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效率問題。我們智慧城市要解決這個問題。而問題的解決,既要依靠技術,又可能要超出技術的層面,通過社會、環境管理著眼加以考量。
大家可以看到,中國“城市病”日益嚴重。從信息的角度來講,很多的信息都處于獨立、分割、單干、各自為政、各行其事的狀態。比如說,浦東新區作為一個區,作為一個城市,他可能有一個非常好的考慮;但如果他想單兵作戰,沒有上海整個城市更加科學的頂層設計,單兵作戰若干年以后又可能會推倒重來。
如今,建設智慧城市熱潮已然興起。中國政府提出了建立國家級、省級、市級“智慧城市”的計劃,目前這樣的計劃已經多達200個,而且預計“十二五”期間將有600~800個城市將建設智慧城市。面對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浪潮,目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缺乏科學、統一的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導致出現部分重復建設。
這樣的例子非常多。有很多信息化的圖書館系統——浦東新區有浦東新區館的系統,寶山區圖書館有寶山圖書館的系統,上海圖書館后來又引進IBM公司的系統,然后進行再創新,單個來看,這都非常好——但是浦東新區的系統和寶山區的系統不愿意整合到一起。這樣一來,就會造成非常大的浪費。實際上,從云計算或者系統來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富有遠見地放棄原來的系統,而納入統一的平臺。
三個目前智慧城市存在的三大問題:第一,缺乏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和宏觀設計;第二,建設停留在技術層面,發展帶有相當程度的盲目性;第三,未能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
現在第一個問題已經初步的得到解決。到目前為止,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總數量大概是200座,計劃投入規模超過萬億元。從國家頂層設計來講,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有關情況的報告已經出臺,但是目前還沒有完全的發布,而且正在進行智慧城市試點的工作方案,有望未來3年內出臺,說明從頂層設計來講已經開始啟動。最近國家住建部等部門提及未來幾年,將計劃從智慧城市、智慧城鎮、智慧城區三個層面來進行試點。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殘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遺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納什維爾的街角,有的坐在輪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們手握著智能手機,陸陸續續到來,相互友好交談著;同時,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他們登錄一個應用程序。他們分成小組,尋找那些具有歡迎殘疾人標志的餐館、咖啡【詳細】
莫斯科智慧城市計劃統籌各領域400多個項目
莫斯科信息技術局局長阿爾喬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