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耀如:中國重要發展類型地區生態環境安全與永續發展
提高生態環境安全的戰略措施——發展綠色與藍色經濟鏈
上海存在不安全因素,今后應當調整產業結構與合理布局,建設綠色城鎮群、綠色經濟與藍色經濟鏈。
1.經濟結構的提升與調整原則
上海市的產業是在不斷提升與調整的過程,但現今應當在更好利用已有的成就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調整,提升經濟發展的屬性,這方面應當體現出:
(1)發展低能耗、低碳的產業及相關的技術;
(2)減少給上海的人口、交通帶來嚴重負擔的產業,也就是“瘦身”的發展;
(3)以高效優質發展生態產業調整、創新發展民生產業,以拉動經濟發展;
(4)建立以上海為發展核心的市域內外的清潔新能源的綜合基地。
2.生態城鎮群建設
生態城鎮群,主要體現在上海市區與周邊城鎮關系上:
(1)在生態環境上是密切相關連的;
(2)在資源開發利用上,可以相通而有利害關聯;
(3)在防治災害與減災上有相互影響與統一規劃;
(4)在經濟發展上是相互關聯,呈現物流快捷有利共享;
(5)文化教育上,城鎮間應更好相互支持和交流。
3.實現綠色經濟與藍色經濟鏈的高層次發展
發展綠色經濟,涉及到與上海的人民生活、經濟發展以及產品在國內外銷售有關的綠色企業、綠色農業和林業,以及綠色山地和綠色礦山等。所以說,綠色經濟不是只限于上海市自身,也涉及與上海市經濟及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有關地區的綠色企業、農林業等建設。
藍色經濟,涉及向海洋開發資源、遠洋漁業、海岸環境保護、海洋漁游業、島嶼的多元開發利用。上海市應承擔起面向海洋,不僅是東海,而是包括中國所有的領海及遠洋的開發問題。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