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尊文:“十大對策”獻計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
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長江論壇”在武漢舉行,論壇圍繞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新模式、新機制、新途徑等問題展開。會上,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對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給出了“十大對策”。
一是建立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機制。長江中游城市群要建立中央與地區上下聯動機制,建立領導機構,像西部大開發一樣推進,像京津冀協同一樣推進;同時,建立湘鄂贛三省政府之間平行互動機制;還要建立和完善多方參與的機制,組建跨地區的民間組織,充分發揮民間機構和民間組織的作用。
二是落實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目前,長江中游城市群正在做好長江中游商業功能區規劃。還應做好城鎮化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土地利用專項規劃、水資源管理專項規劃、農業專項規劃、水利專項規劃、金融業專項規劃、醫療衛生方面專項規劃、科技方面的專項規劃、教育、文化、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對外開放、市場管理的專項規劃等等。把這些規劃做好,整個長江中游城市群就可以做實。
三是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借鑒歐洲蘭斯塔德城市群建設“綠心”的成功經驗,將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地區打造成“中國綠心”,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要加強水生態建設和水環境保護,要加大生態補償力度;在全國金融后臺中心以及全國科教金融中心基礎上,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
四是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以武漢、長沙、南昌為中心的三角形放射狀城際交通網絡建設,實現中心城市與節點城市之間1-2小時通達;還要做好長江中游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步伐。三個省會城市的重點開發區域今后要承接優化開發區域的產業轉移,承接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的人口轉移;今后長江中游城市群是集聚經濟、集聚人口的重要載體,是最大的一個載體,可以解決中西部地區就近城市化轉移,推進城市化進程。
六是扶持糧食主產區發展。國家糧食安全保障不容忽視,作為國家糧食主要生產基地,實施長江中游地區的中低產田改造和糧食增產工程,對糧食主產縣給予財政補助,達到全國一類財政水平。
七是支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武漢、長沙作為科教資源比較密集的城市,可以共同建立一批協同創新平臺,加快自主創新示范區和高新技術技術產業園區建設;武漢東湖高新區關于人才、資本方面的政策,應該放大并推廣。
八是設立自貿區和國家級新區。建議武漢率先在長江中游地區建設內陸自貿區,和上海自貿區等形成呼應;同時,要加快中部地區國家級新區建設和批復,建議長沙湘江新區、武漢東湖新區建設國家級新區,形成中部城市群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大的增長點。
九是打造萬里茶道經濟帶。萬里茶道主要起源地就在湖北赤壁、湖南安化和江西鉛山,從這里一直到蒙古和俄羅斯,再到東歐和西歐。把打造萬里茶道經濟帶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中,加快汽車產業、能源產業的合作,加強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伏爾加流域城市群的合作。
十是要明確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地位。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都需要一個龍頭城市,武漢具有這樣的潛力。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航務局以及長江科學院這些機構大部分都在武漢,武漢可依托這些機構發揮優勢,打造成國家中心城市。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中國長江論壇在湖北武漢開幕
11月18日,2016年中國長江論壇在湖北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開幕。與會嘉賓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題,就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進行深入探討。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出席開幕式并講話。【詳細】
發改委:長江中游城市群將編環境總體規劃
國家發改委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就《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解讀。【詳細】
中國官方擬借“一帶一路”助推長江中游城市群對外開放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副司長于合軍16日在北京表示,長江中游城市群等中部地區建設可以依靠“一帶一路”實現開放合作。【詳細】
湖南8城市納入長江中游城市群
為指導和推進今后一個時期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聯動與一體化發展,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并于16日對外發布了這一規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