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傳統古建木結構在中國的創新與發展
現代木結構的特性與產業優勢
現代木結構建筑因其“碳匯”作用和優異的節能性能備受從政府到科技界、企業界的關注。現代木結構又稱為膠合木和工程木材,它為大型商業和工業大廈、學校、體育場館和橋梁、別墅和會所等建筑設計之可能,賦予了新的定義。現代木結構的關鍵核心是建筑構件以膠合木為主體材料,通過工業化生產,利用化學黏合高壓成型和材料改性,可以滿足最嚴格的結構要求。鑒于目前我國對木材資源進行嚴格管理,以優化木材產品,保持國土與森林資源。現代木結構就成為了建筑木材產品最具資源效率的方法之一。
以鋼筋水泥架構的城市建筑使我們一步步失卻熟識的藍天白云、綠水青山。鋼筋水泥包裹下的現代人對建筑空間也開始顯示出回歸自然、還原生活本色的追求。在地球變暖的惡劣環境下,國際社會對節能減排的要求日益強烈,人們描繪和研究的現代木結構這一具有安全、省材、節能、環保、舒適、健康等優越性的建筑形式,自然比其他建筑形式更受歡迎。權威資料顯示,1997年,美國共建單體別墅約113萬89千棟,其中90%采用木結構,這還不包括使用現代木結構的大型公用建筑。
現代木結構建筑有諸多優越性,包括:施工便捷,建設周期短,可移動性強;建筑保溫節能,具有多功能優勢;防火防潮,隔絕噪音;抗震抗風,持久耐用等。
古老的蘇州城在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間,經濟文化高速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蘇州古城保護和新城市發展兼顧并舉的城市建設獲得了豐碩成果。江蘇是我國建筑大省,從業人員逾500萬, 2009年蘇州市的建筑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在江蘇位列第三,與蘇州的制造業一起成為蘇州的支柱型產業。但是,就蘇州的建筑市場環境看,蘇州本地的建筑業面臨至少兩方面的競爭壓力和挑戰。從建筑業的人力資源成本方面的競爭力看,蘇州本地建筑企業無法和南通、蘇北的建筑企業抗衡;從參與市政公用型大型建設項目的競爭力看,蘇州本地建筑企業又無法和中鐵建設集團、大橋建設公司等大型國企抗衡。
因此,蘇州本地的建筑企業,尤其是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保護基地的香山工坊,應該結合自身的傳統優勢,在可持續建筑發展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大型建設項目上,實現兩大節能目標:一是生產過程必須節能,二是在建筑體系中部品的使用必須節能。開拓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低碳節能生態環保現代輕、重型木結構建筑領域。發揮適用范圍廣、安裝快捷、可遷移、耐用等特點,將這種高科技生態低碳的新型建材與擅長木結構施工的營造技藝相結合,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占據中國現代木結構工程營造領域的領軍地位。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