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倫:回歸自然而真實的景觀設計和傳統自信的文化景觀
最后我想談一下傳統自信的文化景觀,其實是一個寬泛的范疇,并不是狹義的。鄭志剛先生在《全新述》中提到瑞士鐘表在面臨改革時代時,也遭受了一次最大的沖擊,就是石英風暴,這與我們現在的轉型很像,我覺得這是轉型期的一種普遍現象。我們在現在的轉型期間,除了熱點城市,很多開發項目都已經停工或拖延了。瑞士在應對轉型時仍然堅持技術作為第一策略,堅守復雜的工藝流程,保證質量,同時在宣傳定位上也做了一些調整,成就了如今瑞士手表的高端品牌形象。所以我們現在可以挖掘的就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這里具備了太多可被發掘的營養和價值。
舉一個例子,武漢園博園創意花園,是我個人的一個小的參賽作品,與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設計的出發點比較簡單,因為地塊不大,與周邊的展園也都有關聯,總體還是想發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對現在的社會上的一些思潮進行一些自己的解讀和實踐。我設計了三層結構,層層深入,直到最核心深處,這些墻有高有低,地面有一些小的起伏,最后進入的是一個靜謐的空間。整個項目旨在運用簡單的元素去創造一些豐富的游覽體驗。在設計里也表達了一些隱喻的想法,比如說將整個過程比喻成穿過鋼筋混凝土的城市,進到了最核心的自然空間,這是在用一個直觀的實踐來體現自身的一些設計哲學和思想。
最后我想做一下總結,就是新常態時代的設計行業,需要我們將節奏慢下來,仔細設計、精致施工,針對實際情況解決問題、少做無中生有、布景模式設計。回歸到自然真實的設計軌道上。第二點就是,作為設計師要加強創新、體現設計的價值。最后就是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要了解和發揚中華的文化和特色,注重精神而非物質,營造出傳統自信的文化景觀。我今天就講到這里,祝各位健康順利,謝謝大家!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