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世博會閉幕倒計時三個月 大師們已籌劃如何拆除
美國建筑大師Daniel Libeskind為萬科設計的展館,占據了米蘭世博園內所有企業館中最好的位置,位于園區南北主軸線北端,緊鄰阿瑞娜湖和意大利廣場,Daniel Libeskind在此重新定義了食堂,希望在快速建造、人口遷入、城市形成的過程中找到一種方式。
場館的外形和材質結合了文藝復興氣息與現代性,其內外部間的音樂比例、彎曲的幾何圖形及流動感創造出一段時間和空間的旅程。近300塊不規則擺放的多媒體屏幕上組合播放8-10分鐘短片,從普通社區居民的視角向世界展示真實、完整的中國城市生活景象。
這一恢宏的建筑體看上去就是個永久的結構,但建筑師卻稱不管是鋼材、電梯還是照明設備等,都做了可以升級回收的設計與選擇,內部的屏幕、吊燈與家具也都是租來的,將在世博會結束后退回商家。
更有意思的是,據萬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包覆在建筑外立面上的超過4000片鍍鋁瓦片將被改制成一件藝術裝置作品,并在此次拍賣會上售出,所得利潤將全數捐贈給山西佛光寺用于古建筑保護,要知道佛光寺現為中國現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結構建筑,僅次于五臺縣的南禪寺。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汪怡嘉:特色城鎮的景觀設計與實踐
汪怡嘉女士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造園景觀系教授,曾任AECOM 中國區景觀設計副總監,致力于園林景觀規劃及設計已有二十年以上。她多元化的項目經驗來自美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及其它亞洲不同地區的項目。項目類型包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