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局印發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
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沿海各級海洋主管部門和局屬各部門單位切實提高認識,把落實《實施方案》當作“十三五”期間海洋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抓實抓牢,將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貫穿于海洋事業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上水平、見實效。
“十三五”期間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據悉,國家海洋局黨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貫徹落實工作。王宏局長先后兩次聽取匯報,專題研究貫徹落實工作,強調要成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協調小組,把編制《實施方案》作為貫徹落實的首要工作。為此,成立了以王飛副局長任組長的協調小組,辦公室、規劃與經濟司、法制與島嶼司、環保司、海域司、減災司、科技司、財務司、人事司作為成員單位,并設立了專家咨詢組。編制過程中,為保證工作能落地、可執行,王飛副局長多次召開工作會議,率隊赴福建開展專題調研,并專門聽取了專家咨詢組的意見,最終形成了《實施方案》,為“十三五”期間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實施方案》著眼于建立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綜合管理體系,堅持“問題導向、需求牽引”、“海陸統籌、區域聯動”的原則,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為主線,以制度體系和能力建設為重點,以重大項目和工程為抓手,旨在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完善,海洋管理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取得重大進展,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在“十三五”期間有較大水平的提高。
從十個方面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實施方案》提出了10個方面31項主要任務:
一是強化規劃引導和約束,主要從規劃頂層設計的角度增強對海洋開發利用活動的引導和約束,包括實施海洋功能區劃、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和實施海島保護規劃3個方面內容。
二是實施總量控制和紅線管控,側重于從總量控制和空間管控方面對資源環境要素實施有效管理,包括實施自然岸線保有率目標控制、實施污染物入海總量控制和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3個方面內容。
三是深化資源科學配置與管理,涵蓋海域海島資源的配置、使用、管理等方面內容,突出市場化配置、精細化管理、有償化使用的導向,具體包括嚴格控制圍填海活動等5個方面內容。
四是嚴格海洋環境監管與污染防治,包括監測評價、污染防治、應急響應等海洋環境保護內容,突出提升能力、完善布局、健全制度,具體包括推進海洋環境監測評價制度體系建設等5個方面內容。
五是加強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體現生態保護與修復整治并重,既注重加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又注重實施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包括加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3個方面內容。
六是增強海洋監督執法,包括健全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的基礎保障、建立督察制度和區域限批制度的制度保障以及嚴格檢查執法的行動保障,突出了依法治海、從嚴從緊的方向。
七是施行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包括面向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機制、針對建設單位和領導干部的責任追究和賠償等內容,體現了對海洋資源環境破壞的嚴厲追究。
八是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與支撐能力,提出了強化科技創新和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2項任務,提升海洋科技創新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作用。
九是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人才建設,包括加強監測觀測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和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人才培養引進兩項具體任務。
十是強化宣傳教育與公眾參與,重在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包括強化宣傳教育和公眾參與的系列舉措。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環保部:投資3000億開展水污染防治
近日,環保部印發《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中央項目儲備庫項目清單》,甘肅省蘭州市等228個地市水污染防治總體實施方案納入水污染防治中央項目儲備庫(以下簡稱“中央儲備庫”),涉及工程項目3300多個,總投資約3000億元。【詳細】
環保部:年內投資3000億開展水污染防治工程
環境保護部7月13日晚通報稱,甘肅省蘭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等228個地市水污染防治總體實施方案納入水污染防治中央項目儲備庫(簡稱“中央儲備庫”),涉及具體工程項目3300多個,總投資約3000億元。【詳細】
濟寧榮獲淮河流域治污第一名 獲省政府表揚
山東省政府發布通報,對在全國九大重點流域及25個省(區、市)政府2015年度實施的《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情況考核中,榮獲淮河流域治污第一名的濟寧市通報表揚。【詳細】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