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景觀公司SWA的規劃與景觀設計理念
SWA將其規劃的特征描述為“以土地為基礎”。了解土地本身的內在潛能與局限性,是制定出色、可行計劃的基礎。所有土地幾乎都受到自然與人類行為的影響。發現并理解這些行為對于規劃流程而言必不可少,而規劃流程則需要經驗、想象力、毅力與靈活性。
這是一個有創意的行為,巧妙地綜合了對地塊與客戶需要的理解,以構建一個令人矚目的、適應環境的以及經濟上可行的場所為目標。盡管對相關自然系統進行評估與分析會獲取寶貴信息,但在經驗中發現,了解地形(地貌學)對于制定長期規劃尤為寶貴。地形在如何使用土地方面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因為通過地形,可以了解基本地質、斜坡、土壤、排水道、植被以及隱含的動物生態情況。
在SWA,制定一個長期、大規模的城市發展規劃必然需要制定為社區提供基本結構的框架規劃。理想的情況是,框架規劃能夠對場地進行組織,提供足夠的靈活性,以合理確保框架規劃體現的重大創意能夠得以實施。框架規劃中包括五個重要元素:公共空間、發展、交通、基礎設施與個性特征。
成功的城市發展通常都是以公共空間為基本結構。在多數情況下,開放空間結構由自然條件或環境條件所決定,這些條件會具有嚴重或者代價高昂的發展局限性,如排水不暢或陡坡,也會具有建立場地本身價值的特征,如水域,歷史或文化特征等。建立開放空間結構通常是SWA規劃團隊的首要任務,開放空間通常都有一個嵌入式結構,這個結構會影響發展結構的創建。建立一個開放空間分級體系在該階段也非常重要:自然開放空間、公園、小路、林蔭道與廣場等,所有這些元素在每一個項目的開放空間系統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SWA發現,城市規劃與設計產生實用及創意的社區形式,有助于制定經濟有效的基礎設施規劃。SWA一直與土木工程師、交通工程師、生態專家及其他基礎設施專家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團隊優勢,制定合理的基礎設施規劃。
SWA認為,一個城市設計項目想要取得成功并富有意義,其特征應是獨特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背景以及物理特性相結合的自然結果。個性特征通常有多種表達方式,包括基本社區布局、建筑關聯、景觀特色、建筑特色以及公共元素(如標志、墻面、入口、橋梁、照明以及整個小區里其他公共設施等)的外觀。
與“主題”有所不同,個性特征不應只是一個裝飾;它必須具備有助于將發展與位置聯系起來的深層含義。于是這就創造了所謂的“地點感”。
SWA認為,確定景觀設計形式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開始要理解場地的自然影響與人為影響,對人類行為應具有豐富的經驗與良好的直覺,同時還應具備解決問題的務實態度。地形通常對景觀設計形式具有重要影響:如:排水形式復雜的平地在開發方式上與坡地具有本質上的區別。但在場地出現的其他因素可能對設計形式也會產生重大影響:比如實際用途、分階段規劃與通道等因素。在有些情況下,利用社區原有形式是比較恰當的行為。
景觀設計規模的挑戰在于需要構建一個規模宏大但又關聯密切的人性化場所。在迅速發展的大規模場地規劃中,構建具有獨特個性與人性化尺度的場所非常重要。構建適于步行、結構精致的小區尤為重要,這些區域還應設有舒適宜人的特殊場所——比如小公園、聯絡點、聚會場所、休閑設施等。鄰里中心、商業區與就業中心等都應該具有以人為本的友好氛圍。要讓居民充分意識到居住在該社區的便捷,構建多層次網絡必不可少。從區域范圍而言,社區與現有交通網絡的聯系非常重要,同時還應修建交通便利的道路系統,但應考慮到社區形式與規模。空地是連接社區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否和諧安排區域及局部空地,在最大程度上做到社區連接,這對規劃而言極為重要。
SWA認為,理解場地文化對于構建令人矚目的場所也很重要,因為它通常為“形式”或規劃中的其他因素提供靈感。景觀設計師的經驗常常在這里得以有用武之地,因為在該領域的創意作品通常都以微妙而又顯著的方式來表達文化。因此,SWA的項目通常因其文化敏感度而受到認可。
作為頗具實施經驗的景觀設計師,制定可實施的規劃是SWA的一項悠久傳統。其在構建社區方面擁有40余年經驗,尤其令其感到自豪的是,在規劃中所表現出的想象力與由客戶實施的項目品質之間始終保持一致。從本質上講,這表明細節往往會產生重大影響。比如,實施總體規劃圖上標明的一條小路連接,通常都需要特別注意,以確保肉眼能夠看到道路對面的基線。理解等級關系的細微差別同樣也很重要,因為微小差別可能就意味著具有視覺沖擊力的體驗與視野封閉之間的差別。規劃者與設計師的思考能力、設計能力與項目執行能力(項目范圍涉及大片建筑區域與私家花園)已被證明是一項尤為重要的技巧。
編輯:wangyun
相關閱讀
汪怡嘉:特色城鎮的景觀設計與實踐
汪怡嘉女士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造園景觀系教授,曾任AECOM 中國區景觀設計副總監,致力于園林景觀規劃及設計已有二十年以上。她多元化的項目經驗來自美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及其它亞洲不同地區的項目。項目類型包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