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標準”引領中德生態園發展
綠色低碳的生態底色,以“德國標準”引領發展路徑……中德青島生態園注定不是一個平凡的園區。作為新時期中德兩國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德青島生態園致力于建設德國標準、國際特色、產城融合的生態園區,打造“一帶一路”中德綠色發展的新符號,已成為中德合作的典范。
要綠色低碳,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標準的選擇。中德生態園借鑒德國萊茵模式,先行建立了可量化的40項生態指標,并與世界上最嚴格的可持續建筑認證體系——德國DGNB標準建立合作,對園區建筑進行可持續認證。而且,園區項目篩選堅持“三個不要”原則:達不到生態標準的不要、不是綠色產業的不要、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不要,以“德國+”引進高端產業融入中國發展,堅持國際定位、高端發展,建立高標準規劃體系。
“我們著力引進德國工業基石——‘隱形冠軍’企業,實現‘德國質量、中國生產、世界市場’。”中德生態園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中德青島生態園已簽約賽樂生物、德國鋼琴等項目35個,辛北爾康普壓機等項目3個,在談項目50余個,項目儲備庫基本形成梯次。其中,今年下半年即將開工的23個項目(總投資202億元)中,高端制造和新能源產業項目11個(總投資162億元),現代服務業項目12個(總投資40億元)。
綠色低碳也離不開創新。目前,中德生態園開工建設國內首座按照德國被動房標準建設的建筑被動房技術體驗中心正在加緊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亞洲首個高標準被動房示范項目,打造集設計、建設監理、關鍵設備制造、鑒定認證于一體的被動房產業鏈。園區將承辦“2016年亞洲被動房大會”、“2017年世界被動房大會”,以此為平臺加強與德國的建筑節能產業交流。
同時,中德青島生態園堅持以“德國+”助力國內企業轉型升級、以國際合作推動科學發展,著力建設中德兩國利益共同體、改革發展的試驗田。
園區著力打造中國的工業4.0示范基地,推動中國智造。成立包括西門子、博世、海爾、同濟大學等20多家單位的國內首家“中德工業4.0聯盟”。與博世(中國)投資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引進工業4.0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與西門子合作,對一期投資l億美元的綠色印刷4.0示范基地項目進行工廠智能化設計;與德國弗朗霍夫、海爾集團、西門子合作,建設總投資80億元的家電工業4.0創新產業基地,成立家電工業4.0研究院,爭創首批“中國制造2025”全國創新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9月22日,德國足協、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與中德生態園共同簽署《德國足球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德國青年足球訓練體系將全面進入中國。這不僅標志著中德生態園在中德體育人文交流領域合作取得突破性發展,更標志著德國足協、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與中國全方位合作與發展正式開始。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東莞生態園:海綿城市為術,區域整合為道
東莞生態園的實踐是中規院在東莞松山湖新城【詳細】
國家首批特色小鎮孕育地方經濟新增長點
近日,從江蘇省儀征市棗林灣生態園獲悉,儀征市棗林灣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入選國家體育總局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詳細】
“生態文明大考”提升深圳綠色競爭力
因為受到污染,深圳灣曾飽受市民詬病。經過下大氣力治理,如今這里碧波重現,一度消失的黑臉琵鷺也回歸棲息,這片美麗的灣區成為深受市民游客喜愛的休閑健身之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