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規劃局首揭牛首山文化旅游區規劃 最早元旦開放
近日,牛首山文化旅游區開始試運營。對于牛首山文化旅游區的規劃,此前一直沒有公示過。10月30日,南京市規劃局官方微信首次對牛首山文化旅游區規劃進行揭秘。記者了解到,牛首山文化旅游區一期從規劃到建設完成歷時5年,光征求意見就用了4個多月時間。
規劃用4個多月時間征求意見
對牛首山文化旅游區的規劃其實5年前就開始了,2010年江寧區成立了牛首山文化旅游區規劃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策劃方案和設計,并由南京市規劃局江寧分局牽頭組織前期工作。牛首山文化旅游區規劃提出了“補天闕,藏地宮,修蓮道,現雙塔”的設計思路,使牛首山再現“金陵梵剎圖”的盛景。
牛首山文化旅游區規劃方案編制完成后,歷時4個多月征求社會各界人士意見,召開了若干場專題會,最終提交南京市綜合決策。在此基礎上,規劃部門開展控詳編制工作,對宮、塔、寺及東入口游客服務中心的方案,以及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進行了深化。目前,大家看到的僅僅是它的一期。
東入口風鈴塔,作為祈福之塔
牛首山文化旅游區占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包括以禪文化為主題的中部和以南唐文化為特色的南部兩大部分。規劃的核心區突出山地游覽、景點參觀、文化博覽等功能,目前完成的一期工程就位于核心區內,包括佛頂宮、佛頂塔、佛頂寺主體工程及禪院建筑群。
東入口地區開啟了人們進山祈福的門戶。“卍”分離的兩部分,一部分作為建筑的形態,圍合場地內的坡地,讓人們在此休息觀景,從牛首山向四方延展,引領佛的方向;另一部分作為場地的形態,將牛首山的山體引入城市界面,讓人們從入口即能感受到牛首山的景觀。規劃將風鈴塔設置在入口廣場,作為祈福之塔。
禪境大觀最快明年元旦開放
佛頂宮是佛頂圣境的核心文化建筑,主要由補闕穹頂、摩崖石刻、七寶蓮道、禪境大觀、展示大廳、舍利藏宮等部分組成,不過目前大家僅僅能參觀千佛殿。
佛頂宮規劃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建筑主體地下6層,地上3層。由于歷史上各種原因,牛首山的西峰遭到破壞,昔日牛首雙闕雙塔雄渾氣勢不再。為還原牛首圣境,因而補天闕,將佛頂宮設在西峰,采用鋼結構體系,建設大小穹頂,將西峰因采礦以及后期塌方等因素缺失的山體輪廓修補完整,與東峰遙相輝映。
據了解,不久后,佛頂宮還有更多看點。最快元旦禪境層就將對外開放,這層也叫禪境大觀,分為內層的禪境福海和外層禪境花園。禪境福海中心,是一尊釋迦牟尼臥像,臥佛安放在一個直徑9米圓盤基座上,全長7.5米,采用不銹鋼鑄造,表皮仿以漢白玉材質。
佛頂塔有國內樓閣式最大斗拱
佛塔,作為一種建筑形式源起于古代印度。佛頂塔塔高約88米,9級4面。仿唐式樓閣木塔,斗拱第一、三跳偷心、重拱造,七鋪作,是已知目前國內樓閣式塔最大斗拱。塔外屋檐起翹平緩,出檐深遠,最大挑檐超過5米。塔的瓦面為金屬筒瓦,單瓦規格達到420毫米。塔的整體色調為國漆木色,屋面為暗金色金屬屋面,塔頂為十三級寶頂塔剎。
最快元旦,市民就可以去佛頂塔的第8層敲鐘祈福,想看1-7層的各種經藏展示,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休閑農業普遍存在的十個問題
休閑農業正在火速崛起,但在此過程中,難免造成發展過快、忘記質量、粗制濫造的問題。下文為您盤點農業旅游中游客最反感的點,這也是現在的休閑農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可謂是一針見血。【詳細】
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和實施的戰略方法
2013年,綠色基礎設施歐洲戰略被采用,并明確地涉及到城市空間。在歐盟層面,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經根植于歐盟生物多樣性戰略中,因而明確地提到自然保護。在我們的理解中,城市自然保護包括物種和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