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機場2040年建成將成世界最大機場
北京新機場將分兩個階段建設,到2040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億人次,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場。另外,新機場候機樓設計理念確定為鳳凰造型,與首都機場的龍形相呼應。
中國設計節(18日)在大興正式開幕。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王寶玲在會場演講時透露,北京新機場將分兩個階段建設,到2040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億人次,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場。
王寶玲說,新機場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4條跑道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500萬人次。同時后期建設同步進行,到2025年實現年旅客吞吐量達到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2040年再建兩條跑道,達到6條跑道,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億人次,貨郵吞吐量400萬噸。
按照目前排在全球首位的美國洛杉磯機場年旅客吞吐量9600萬人次不變的情況,北京新機場到204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場。另外,新機場候機樓設計理念確定為鳳凰造型,與首都機場的龍形相呼應。
該設計理念并非單純刻意追求鳳凰造型,而是會憑借這一造型給旅客帶來很大的方便,例如行李進港時間只需13分鐘,從安檢處到最遠的登機口僅630米,只要步行8分鐘就可走到。
王寶玲介紹,根據去年對臨空經濟區的設計研究,初步提出了“一帶兩區三鎮”的方案。兩區三鎮將圍繞臨空產業進行功能布局,共同形成發展空間。圍繞臨空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包括國家臨空經濟的引領區、國家對外交往功能的承載區和創新示范區。這些區域的建設不僅要符合國家和北京的政策,還要滿足北京的需求,發揮北京的優勢,具有航空關聯性。因此新機場方面制定了金字塔型生態體系,其中三大主導產業包括航空關聯產業、健康產業、旅游產業;兩大支柱產業包括生產型物業和智能制造產業。
2016年新機場將公布臨空經濟區城市設計需求招標書,包括地下空間綜合利用規劃研究、海綿城市實施思路研究、產業環境構建方案研究、綜合保稅區可行性研究、濕地公園概念方案研究、城市風貌和歷史文化傳承、軌道交通及站點一體化設計研究、新機場安置房公共空間景觀設計研究等14個方面。圍繞新機場建設的臨空經濟區目前正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編制,并在向國務院的報批過程中。
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布局
一帶:
永定河的濱水休閑帶
兩區:
臨空區東區和西區(分屬榆垡鎮和禮賢鎮)
三鎮:
北側的龐各莊鎮、魏善莊鎮、安定鎮
編輯:xiyan
相關閱讀
北京花卉市場疏解搬遷現狀調查
從去年開始,北京花鄉花卉產業園、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京四環花木中心(四環花海花卉市場)、九州卉通花卉市場、花香源花木場、神天龍園藝場、金奇樹花卉市場等大型花卉市場相繼關停,商戶們的最終去向成為花卉從【詳細】
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啟動建設
占地16000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將啟動建設。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豐臺【詳細】
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預算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
據媒體5月7日報道,知情人士稱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開發商在看到上海迪士尼樂園取得的成功后,決定將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預算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詳細】
北京4萬余株古樹將全部GPS定位
去年底,北京市組織開展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工作,調查范圍包括16區以及11個市屬公園、林場,預計5月底調查工作將全部完成,6月開始為古樹名木換發新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