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規劃之父:全球搞城市規劃條件最佳在新加坡
2015-11-30 08:50:16 來源:澎湃新聞 瀏覽次數:
早在建國之初,新加坡政府就制定了建設花園城市的目標。在土地資源十分緊缺的情況下,他們提出了人均8平方米綠地的指標,并要求在住宅前均要有綠地。若是建筑物前的綠地不足,也會在各個樓層插縫綠化,或是在樓頂建花園。
座落于新加坡市中心的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PARKROYAL on Pickering)。
新加坡樟宜機場的設計也延續了花園的概念,眾多主題公園讓人仿佛處于生態園而非機場。 新華社 資料圖
除了綠道串聯、建筑高低錯落之外,新加坡的空間環境處處體現出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在保留多重文化傳統的歷史街區之余,在城市中心,新加坡政府很強調建筑創造的藝術性,鼓勵引進國際建筑大師設計。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走在新加坡街頭,經常可以看到成片該國用以實現“居者有其屋”政策的政府組屋,類似于中國的經濟適用房,建筑風格完全一致。整齊劃一之中,愈加凸顯穿插其間的商業建筑多元的形態之美。
新加坡最高的政府組屋:50層高的達士嶺摩天組屋(Pinnacle@Duxton)。
編輯:zhaoa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