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打造五條通風廊道 南中軸增加新“奧森”
打造5條一級通風廊道
此次總規修改,交通怎么不堵、生態如何保護、職住平衡怎么實現都將給予重點考慮。在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布局基礎上,北京未來要實現城市整體效能和宜居性的統籌。
在生態方面,重點地區要恢復和新建一批公園綠地,以拒馬河、永定河、溫榆河、潮白河、泃河為主的河湖水系要逐步恢復生態功能,遠期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至47%,減少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盲區。
規劃特別指出,要在中心城建立多級通風廊道系統,打造5條500米以上寬度的一級通風廊道,十余條80米以上寬度的二級通風廊道。通風廊道上游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不宜進行大型的建設開發;劃入通風廊道的區域要嚴格控制建設規模。5條通風廊道分別是:沿植物園、昆明湖、昆玉河、玉淵潭的通風走廊,主要改善西北部通風環境;沿植物園、西五環及兩側綠化帶的通風走廊,主要改善西部通風環境;沿太平郊野公園、東小口森林公園、北中軸線、后海、北海、天壇公園、龍潭公園、京滬高速及兩側綠化帶的通風走廊,主要改善城市核心區通風環境;沿清河郊野公園、朝來森林公園、太陽宮公園、朝陽公園、東北五環綠地、東南五環分鐘寺、京滬高速及兩側綠化帶的通風走廊,主要改善CBD核心區、中心城東部地區通風環境;沿京密高速、東五環及兩側綠化帶的通風走廊,主要改善中心城東部地區通風環境。
交通方面,增加微循環系統建設和支路網規劃實施,2020年綠色出行比例超過75%;進行交通需求管理,大幅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2020年小客車出行比例和車均出行強度降幅不小于25%,并進行停車綜合整治。
為了實現職住平衡,未來將加強住房保障和公平多元的公共服務建設。中心城區的新增就業崗位將重點壓縮,并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中心城與重點新城方向的交通供給增加,縮短通勤時間;創新職住對接、產居聯動機制;至2020年全市實現“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70%至80%的城市社區,遠期力爭全覆蓋。
市政基礎設施方面,要建設“海綿城市”,同時提升城市景觀風貌水平和公共空間品質。重構北京“山水城市,兩軸十片”的風貌景觀格局,重點打造十片代表北京不同自然、文化、時代風貌特色的區域。
40萬人將疏解到行政副中心
在1日的會上,北京市規劃委還重點介紹了行政副中心即通州的功能定位、規劃特點等。
功能定位 明確為發展行政辦公
關于行政副中心的功能之前有很多傳言,這次行政副中心的功能定位首次得到明確,主要是以行政及其配套為主,同時帶動部分文化旅游、商務辦公等功能疏解。文化旅游主要就是指的環球主題公園建設。
行政機關選址 大體在長安街東延長線上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行政機關的搬遷到底在什么地方,選址規劃已經完成,大體是在長安街東延長線上,按照程序還要報國務院定,所以具體的不能透露。
疏解多少人 40萬人
到2017年,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遷入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遠期將帶動約40萬人疏解至通州。目前通州新城(這是通州城區的概念,不是整個通州行政區)已經有80萬人,按照規劃,未來通州新城將達到120萬人以上。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通州起到的是示范帶動作用,大興、亦莊、房山、昌平都要承接不同的疏解任務。
新城暢想 15分鐘生活圈
行政副中心規劃的基本理念是創造更加優越的就業生活環境。通州多河富水,但在城市下游,現在是劣五類水,將來要達到四類、三類水平。
交通方面,要與中心城有便捷的交通聯系,實現半小時到達;南北向交通網增加建設,加強與兩個機場的連接,建設S6號線與平谷線;建設京唐城際、京濱城際、京秦二城際,加強北京行政副中心與津冀互聯。在新城內部,通過小尺度街區、自行車和步行網絡體系、杜絕封閉大院等措施,建設一個以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為主要方式的宜居城區。
公共服務設施水平不低于中心城。增加大學、藝術中心、大劇院、會展中心、展覽館、紀念館、博物館、圖書館、大型體育中心、三甲醫院等高等級服務設施,都市社區生活圈在15分鐘步行可達。建設海綿城市,實現約85%居民居住在距公園200米范圍內,步行十分鐘到達公園。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