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二五”濟南新跨越 5年 建一座“森林泉城”
新建城市綠地2226萬平方米、新造林108萬畝、新建濕地公園17處、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到24.45萬畝……2010年至2015年,這是濟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5年來的一份“成績單”,各項創建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標準。這同樣是給市民的一份生態“答卷”,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指標中,最重要的一項數據是:公眾支持率和滿意度達到95%以上。
綠樹與居民相伴
這5年,我市重點實施了城鎮綠化提升、南部山區營造林、北部平原風沙治理、水系生態綠化、濕地恢復與保護、破損山體治理、綠色通道、森林公園與自然保護區建設、現代林業產業園區示范及林業產業化推進等10大工程。這10大工程無論離市民遠近,都在為改善人居環境和城市生態發揮著實實在在的作用。
以城鎮綠化為例,2014年,我市啟動城區山體綠化工程,當年完成山體綠化29座,今年還將完成10座山體綠化提升和16處山體公園建設,真正還山于民。歷下區的燕翅山、市中區的郎茂山、高新區的涵玉山……都已成為市民游玩、休憩、賞景的好去處。
森林與城市相融
這5年,森林與濟南城已相融相生。從2010年起,濟南以每年造林超過20萬畝的速度向前推進,5年共新增造林面積108萬畝,這些樹木融于山間、融于路間、融于水間、融于整個城中。
圍繞泉水、湖水、河水持續不斷推進水系生態綠化工程,在水系宜林地造林26.6萬畝,水岸林木綠化率達到88.4%,實現了林水相融、人與自然和諧;以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和鐵路等為依托,在道路兩側建設15米到100米不等的林帶,增加綠化面積,提升道路景觀效果。目前,全市道路綠化率已達86.1%,綠色伴隨著延伸到城市各個角落的道路流淌。
栽樹與致富相隨
這5年,濟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步伐不止于讓城市變美、生態變好,還要讓林農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2014年,濟南林業產業總產值突破160億元。
2013年,全國經濟林建設現場會在濟南召開,這標志著我市經濟林標準化生產基地和特色林果示范園建設在全國已處于領先地位。目前,全市共建成經濟林標準化生產基地47處、特色林果示范園52處,平陰縣、歷城區先后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玫瑰之鄉”和“中國核桃之鄉”。我市積極建設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引導推廣林下種植、林下養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全市建立了以林為主,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和森林景觀利用相結合的立體林業經營模式,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目前,全市林下種植和養殖面積達24萬畝,實現產值19.1億元,發展態勢良好。
數據控:
新建城市綠地2226萬平方米
啟動城區山體綠化工程,真正還山于民
新增造林面積108萬畝
以每年造林超過20萬畝的速度向前推進
新建濕地公園1 7處
圍繞泉水、湖水、河水持續不斷推進水系生態綠化工程
發展林下經濟24.45萬畝
2014年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突破160億元
創業孵化平臺達108家
其中省級創業孵化基地7家,市級52家
技能人才增至近85萬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近25萬人,占到三分之一
企退人員養老待遇連續11年提高
出臺了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養老保險辦法
社保體系涵蓋100多萬流動人口
社保制度實現全覆蓋,進入“全民社保時代”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濟南章丘這個古村落里竟藏著顆千年古樹
在章丘區的南部山區山谷中,竟然藏著一處可能數百年的古村落——沒口村!【詳細】
濟南利用荒山垃圾場建成一處體育主題公園
11月22日,位于濟南市市中區的天樂康體育公園正式開園,公園涵蓋了足球、網球、游泳、垂釣以及戶外拓展等運動及娛樂項目,可滿足不同人群前來參與其喜愛的運動項目,為濟南市民增添了一個健身的好去處。【詳細】
航拍濟南森林公園 色彩如油畫鮮亮
10月27日,在山東濟南西二環,航拍濟南森林公園,湖面、亭子、紅葉構成一幅幅絕美的油畫效果,五彩斑斕樹木在高空俯瞰別有一番景象,如同進入了孩子們夢幻中的童話世界。(圖片作者:鄭濤/視覺中國)【詳細】
第三屆中國(濟南)花博會進入倒計時60天
記者從今天在商河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濟南)花卉園藝博覽會倒計時60天暨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此次花博會將于2017年9月27日至10月7日在商河舉行。這既是濟南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