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署城市工作 改善城市規劃"短命"現象
>>背景
高層月內兩提化解房地產庫存
“化解房地產庫存”的提出已不是首次,在今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研究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要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
次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一個重要議題就是部署以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在討論促進消費升級的議題時,戶籍制度改革及財稅改革成為與會者熱議的話題。
“我每次去農村和農民交談,幾乎沒有人不愿意進城。大家普遍的愿望是,要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好日子。”李克強在會上說。他要求相關部門加大力度推進地市以下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鄉區域間戶籍壁壘,加快推進人口城鎮化。既釋放農業轉移人口消費潛力,帶動住房、家電等消費,又能真正改善農民生活。
▲城市工作
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昨天的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城市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同時要更加重視做好城市工作。要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更多農村人口將會進入城市
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接近55%,相比改革開放之初不足20%的城鎮化率,有了巨大進步。但與國際發達國家80%左右的高城鎮化率相比,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很大。
“一方面要看到我國仍處在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另一方面要意識到未來城鎮化進程應從追求速度轉向追求質量。”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對記者說。國際經驗表明,城鎮化率在30%到70%之間是城市快速發展階段。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預測,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0%左右,意味著更多農村人口會進入城市。未來的城市工作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無疑更加重要,這也是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門作出部署的原因所在。
讓新市民共享城市公共服務
“城鎮化的短板主要體現在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不高。”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日前表示,城鎮現有7.5億常住人口中,有2.5億左右的人沒能在城鎮落戶,沒能享受到相應的公共服務,沒有相應的市民權利。推進農民工的市民化,是未來加快城鎮化進程的必由之路。近期鼓點漸密的戶籍制度改革敲開了農民工進入城市的大門,而“十三五”規劃建議表明,未來將有更多舉措推進“人的城鎮化”,讓新市民共享城市公共服務,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戶”。
“宜居城市”需在多方面合理引導
交通堵塞、環境污染、空間擁擠……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一些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被“城市病”困擾著。“要增強城市宜居性,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會議提出建設“宜居城市”的著力點。
“一個城市應該是一生之城。”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說,成年前,能夠提供受教育機會;成年后,能夠提供給實現人生價值的場所;老年之后,能夠宜于養老。這些都需要在城市規模、布局、基礎設施建設上合理引導。
城市規劃“短命”現象將得到改善
近年來,很多城市在“攤大餅”中頻頻突破規劃約束,一些城市更是“一任領導一任規劃”,城市藍圖成了一紙空文。
“要改革完善城市規劃,準確把握城市規劃定位,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中央政治局會議開出了治療頑疾的“藥方”。
“當前很多城市病的根源就出在城市規劃上。”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會長仇保興說,一方面城市規劃本身不夠科學合理;另一方面規劃實施監督不嚴,表現在城市規劃法有法不依或執法不嚴。
城市規劃是否科學,關系著城市發展的全局。一旦規劃出了問題,城市損失動輒數百億,傷害的是市民百姓的切身利益。未來如何在科學合理基礎上強化城市規劃的法治化,是改革完善城市規劃的重要方向。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