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秦嶺國家公園 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國家公園對于保護獨特的生態資源及生態系統、保護珍稀物種、踐行生態文明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年的陜西省人代會上,省人大代表李敬喜建議,加快建設秦嶺國家公園,爭取早日獲批。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我國云南香格里拉拉普達措國家公園、黑龍江湯旺河國家公園……這些耳熟能詳的國家公園取得了巨大成功,是協調稀缺生態資源保護與科學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托、是促進保護與發展和諧共進的有效途徑、是實現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同頻共振的獨特平臺。”李敬喜說:“陜西有建設國家公園的有利條件。”
“秦嶺主體在我省境內,涵蓋我省6個市38個縣,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8%。秦嶺的地理區位和歷史地位,決定了它不僅僅是一座山脈,而且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基因,被譽為中華民族的‘父親山’、華夏文明的‘龍脈’,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立體具象。”他認為,建設秦嶺國家公園,是保護好秦嶺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實行分級、統一管理,保護自然生態和自然文化遺產原真性、完整性。”李敬喜說:“對于我省而言,抓住這一寶貴機遇,乘勢而上,十分重要。我省近些年在秦嶺國家公園建設方面積累的大量素材、形成的許多研究成果、沉淀的大量珍貴數據、影像,特別是秦嶺國家植物園、多個森林公園、生態保護區等實踐,為加快建設秦嶺國家公園提供了強大支撐。我省豐富的科技人才資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等構建起秦嶺國家公園建設的智力后盾。總而言之,建設秦嶺國家公園,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他建議盡快啟動規劃編制工作,在中央生態文明建設精神的指導下,集成我省以往研究成果和探索實踐,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編制出一部順應規律、尊重自然、崇尚科學的秦嶺國家公園建設規劃。爭取早日獲批,并取得多方支持,把秦嶺國家公園建成一個后來居上、功能完備、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特區。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陜西省將加快秦嶺國家公園的籌建工作
1月17日,陜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薛建興在陜西省林業工作會議上表示,2018年,我省植被持續增加,國土綠化成效明顯,全省累計治理沙化土地105.5萬畝,完成營造林749.6萬畝,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2018年,我省查處各類涉林【詳細】
陜西特色小鎮要突出特色防止房地產化
陜西省住建廳近日印發《關于規范推進全省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意見》,要求防止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房地產化。【詳細】
國家公園亮相 陜西有哪些“國家公園”?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近年來,隨著各類自然保護地的建立,陜西省在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方面取得顯著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