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內首個海綿公園開建
近日,杭州市首個海綿公園——位于西湖區古蕩街道古東社區的低影響雨水系統改造工程動工開挖。它究竟會給附近居民帶來啥福利?13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施工現場。
盡管施工方設置了隔離帶,但仍有不少居民趕過來,看看施工的最新進展。“每次路過,都會來看看。”家住古蕩新村的陳偉強大伯今年62歲。他說,過去一下大雨,居民們就擔心,“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菲特’臺風那會兒,一樓好多人家進水,幾天都退不下去,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附近古東、古南、古北三個居民區地勢較低,人口密度大,加上原有管網排水能力不足,怎樣排澇成了大問題。對此,古蕩街道高度重視,千方百計想辦法為古蕩老小區居民解決這個問題,也為此開展了一系列的調查摸底和論證。因此,杭州首個海綿公園定址于此,立刻受到了居民的歡迎,大家都盼著公園快點建成。
“這個海綿公園,由社區里原有的古苑公園改造而成。”項目施工單位杭州信達建設集團的袁國華介紹,古苑公園中有個池塘,但因為地勢低,不僅無法排澇,下雨漲水后甚至倒灌小區。“這個工程建成后,公園就像海綿一樣,能吸、能排、還能澆灌,消除居民的后顧之憂。”
海綿公園項目如何實施?施工人員在池塘旁開挖了一個容量約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并建立了三套系統。第一套是排水系統,在多雨季節,先由池塘和蓄水池蓄水,一旦蓄滿,就通過兩個大功率水泵,將水強排到社區附近的馮家河,防止內澇;第二套是循環系統,在少雨季節,通過水泵形成蓄水池和池塘的水循環,防止水質下降;第三套是澆灌系統,在少雨季節,通過水泵將蓄水池中的水抽出,灌溉公園內的植物。剩余的水,將滲回蓄水池,以供再次利用。
據了解,該工程總改造面積約8.5公頃,預計今年上半年完工。屆時,整個古東社區的抗澇能力將比往年大大提升。
根據2015年底發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杭州市城市建成區要通過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源頭低影響開發建設措施,到2020年實現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5%);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杭州倡議成立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產業聯盟
今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運河森林公園視察時提出,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后來又專門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批示,要切實把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和利用好。【詳細】
杭州音樂噴泉,美輪美奐讓人驚艷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之美,除了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人工設計的音樂噴泉之美。【詳細】
中國設計從杭州古運河流淌到法國巴黎
將車子駛入LOFT49創意產業園的大門,往前100米,就是6號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