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未來五年中國低碳城市建設需6.6萬億投資
第二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今日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由保爾森基金會、能源基金會(中國)和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共同撰寫的《綠色金融與低碳城市投融資》研究報告。
報告預計,未來五年中國低碳城市建設所需投資總額將達到6.6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萬億美元),用于低碳建筑、綠色交通和清潔能源三大行業。
該項研究共分三篇,分別聚焦三個關鍵領域——建筑、交通和能源。根據報告中的“建筑篇”計算,“十三五”期間中國需要投資1.65萬億元人民幣(約2540億美元),用于支持新建綠色建筑以及對現有住房和商業建筑的進行大規模節能改造。
“能源篇”則預計,中國要實現低碳發展目標,需要在2020年之前投資5000億元人民幣(約合770億美元)用于發展分布式太陽能光伏。
編輯:dingjianping
相關閱讀
巴基斯坦擬建世界上最大太陽能公園
巴基斯坦氣候變化部長Zahid Ha周二表示,巴基斯坦將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公園,裝機容量達到1000兆瓦以促進谷國內可再生能源發展。【詳細】
用綠色理念打造低碳城市
城市是經濟活動的主要中心,同時也是最主要的能源資源消耗者和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者。交通、建筑和能源作為城市最主要的排放部門,其綠色化進程也成為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詳細】
中國-瑞士低碳城市項目在廣州啟動
6月27日,中國-瑞士低碳城市項目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合作雙方將在廣州設立低碳城市發展合作中心、生態醫藥健康產業基地,并合作制定示范園區的綜合規劃,促進廣州產業轉型升級和低碳發展。【詳細】
低碳城市建設"廈門模式"引全國各地學習
碳城市改革,重點項目的減排是重中之重。據了解,繼2014年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二五”減排任務后,2015年,廈門順利完成了四項主要污染物年度減排任務。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達到年度減排目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