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申遺成功開啟保護新模式,杭州成世界遺產保護示范
湖之興
人與湖和諧共生
作為全開放并擁有大量原住民的共生型遺產地,西湖保護的難點顯而易見。杭州提交給世界的答卷,是保護與發展互利、管理與服務共進、政府與民眾雙贏的世遺保護管理新模式。
--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任劉穎
最好的保護,并非一味地開發或是一圈了之。始于2002年的免費西湖持續至今,已成為被中外媒體反復提及褒揚的景區管理樣本。世遺時代的西湖,不僅把免費進行到底,還不斷提供免費增值服務。
從去年6月開始,岳廟的免費WiFi就已調試完成;今年9月前,西湖景區景點將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游客可以利用免費WiFi下載“掌上西湖”APP,通過APP聽取免費多語種景區講解。
“這正是西湖保護共建共享的聰明之舉。我曾親耳聽見外地游客說,這么好的西湖還免費,真是一點點垃圾都不忍心亂扔了。”王其煌說,成為世界遺產的價值,就是要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近體驗,并且關注保護她。
對外,西湖用開放的胸懷,迎接更多的游客;對內,西湖用“以人為本”的理念,讓生于斯長于斯的市民,擁有更多獲得感。
今年5月,西湖景區玉皇山區塊新一輪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收官。這里曾是遍地豬糞的農村,在一次次環境整治中,玉皇山區塊發生了蛻變,靠著好環境筑巢引鳳,引精品民宿、投資公司入駐,發展綠色產業。
現在,西湖景區已完成梅家塢、茅家埠、翁家山、龍井村等全部9個景中村的綜合保護和整治,給百姓生活環境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也有效保護了風景資源和文化遺存。
“原住民本身就是西湖文化景觀的構成要素。他們能與管理者和諧相處,并共同擔負著遺產保護的責任,這是很難得的。”西湖申遺的主考官、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專家樸素賢在杭州考察景中村時這樣評價。這一保護管理模式已經吸引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環保局等200余批次代表團專程前來考察交流。
眼下,西湖正在不斷提升景區軟硬件服務的國際范兒,準備迎接9月在杭舉行的G20峰會。屆時,西湖無疑是杭州的國際會客廳。我們一定會把最美的西湖畫卷展示給世界,讓與會嘉賓充分領略西湖的獨特韻味與別樣精彩。
編輯:wanglong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