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景觀設計中人性化場所景觀設計初探
1.人性化設計理念
1.1“人性化”的概念
人性化設計顧名思義是從人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人的生理結構以及群體不同的生活習慣、性格特征、文化習俗等需求因素,設計出符合人們心理的人性化場所景觀,確保人們在觀賞時可以身心愉悅。人性化設計理念便是強調人的參與性,在設計過程中以人的行為、人在不同空間的各類感受為基礎,進行人性化場所景觀設計[1]。
1.2在現代景觀設計中體現人性化的方面
人與景觀場所間需要達到平衡。景觀設計滿足人們的心理平衡是人們對景觀設計的最基本的精神需求。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物質技術得到了快速的進步,社會文化、人們的精神世界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對精神文明需求更加的深入[1]。起初,高新技術創造巨大生產力的同時,人們對科技產生了更多的崇尚之情,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科技的崇尚遠遠沒有對詩意場所的需求濃烈。人們在享受社會高新技術所帶來的便捷的同時,對高情感的環境也就更加的需求,這就要求現代景觀設計能夠充分考慮人文因素,創造更多的人文關懷,設計人性化場所,以滿足人們精神世界對景觀設計的需求。未來的社會環境與景觀的發展必然是科技與情感并重,在景觀設計中將會融入設計師對參與者生理、心理需求的更多的關懷。
現代景觀設計的參與者在不同階段會對環境場所產生不同的接受狀態和需要。因此,在景觀設計時,設計師需要在考慮使用功能滿足人們需求的前提下,對人們的心理進行考慮,景觀場所只有在滿足人們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前提下,才會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才會在景觀設計中體會到審美和心理上的人文關懷。景觀場所本身就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結果,因此,景觀設計是以滿足人的需求為前提的。
2.人性化場所景觀設計的方法
2.1以“自然共生”理念作為設計的基礎
麥克哈格曾說過:“大地是有內在價值的,土地是有生命的,它是個活的系統。這個活著的系統告訴我們在大地上該干什么,人跟土地的和諧關系是什么樣的。思考方法是把僅有的生態學認識,通過疊加的方法,就是千層餅的方法,一層一層疊加……進行土地的適宜性分析,根據這些告訴人們該如何利用土地,該保護什么。”[2]的確,人類的所有活動都需要以自然作為依托,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人性化場所設計更需要以“自然共生”理念作為設計的基礎,滿足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要求。
人性化場所既需要為人們提供戶外休閑、娛樂等功能,也要具備平衡社會發展、美化環境、凈化污染等多項功能。而我國的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景觀特色也有不同,天然條件的差異使不同地區的人性化場所在設計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性[3]。因此,在進行人性化場所景觀設計時更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條件,針對不同的地理環境,在平衡城市發展的前提下,堅持“自然共生”理念,營造景觀設計與不同空間環境的和諧統一,充分展現景觀的環境特色。比如,對于瀕臨江河湖海的城市,在進行人性化場所設計時可以充分利用水面景觀最有特色的部分布置城市空間,將其作為人性化場所的一部分來建設,上海外灘便是利用黃浦江的水景之美,將其設計成為具有港口城市特色的人性化場[2]。
編輯:shangxiyun
相關閱讀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成功的景觀設計輕松拯救空間顏值
近年來,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的要求在不斷的提升,對于自然的向往也越來越強烈。【詳細】
綠色基礎設施和景觀設計的關系
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專家推薦綠色基礎設施作為各種因氣候變化、農業改革、城市交通等引發的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法。歐盟提出希望改善歐洲自然環境,德國風景園林師協會也宣布,將“綠色基礎設施”作為未來景觀設計的主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