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印發《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政策落實創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盤活農村閑置房屋、集體建設用地、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四荒地”、可用林場和水面、邊遠海島等資產資源發展休閑農業。鼓勵各地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合理安排。在符合相關規劃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依法使用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共同舉辦住宿、餐飲、停車場等休閑旅游接待服務企業。鼓勵各地將中央有關鄉村建設資金適當向休閑農業集聚區傾斜。鼓勵各地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財政貼息、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金融機構要創新擔保機制和信貸模式,擴大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鼓勵社會資本依法合規利用PPP模式、眾籌模式、“互聯網+”模式、發行債券等新型融資模式投資休閑農業。國家推動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各地要加大投資力度,組織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提檔升級。
(二)加大公共服務。依托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和產業基地,分類、分層開展休閑農業管理和服務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科技支撐,依托科研教學單位建立一批設計研究中心、規劃中心、創意中心,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休閑農業宣傳推介平臺建設,加快構建網絡營銷、網絡預訂和網上支付等公共服務平臺,增強線上線下營銷能力。強化行業運行監測分析,構建完善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監測統計制度。
(三)加強規范管理。加大休閑農業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宣貫力度,逐步推進管理規范化和服務標準化。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地方行業標準,推動本地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規范有序發展。加大對認定的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休閑農業星級企業、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等景點的動態管理,確保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強行業組織服務,加快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強化安全意識,提倡文明出行和誠信經營。
(四)強化宣傳推介。按照“統籌謀劃、系統部署、上下聯動、均衡有序、重點推進”的思路,在重大節假日前和重要農事節慶節點,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微信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全國性的休閑農業精品景點宣傳推介,吸引城鄉居民到鄉村休閑消費。鼓勵各地通過傳統媒體和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宣傳推介精品線路和精品景點,擴大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的影響力。鼓勵各地舉辦特色鮮明、影響力大、公益性強的農事節慶活動,努力營造發展的良好氛圍。
編輯:wanglongzhao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