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落葉景觀道 滋養城市觀感折射文化內涵
今年,上海落葉景觀道路從12條增至18條。徐匯區7條景觀道路昨天開啟了“落葉不掃”模式。在本月22日,普陀區已在花溪路和桐柏路兩條落葉景觀大道實施“落葉不掃”。
作為上海最早推出落葉景觀道保潔試點的城區,徐匯也是上海最大的風貌保護區衡復歷史風貌區的主要所在地。徐匯區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落葉不掃”的初衷,是希望將落葉作為風景點綴風貌區環境,從傳統的環境保潔升級為環境美化。
11月26日上午,在“徐匯區匯展示廳”舉行的第九期“匯講壇”上,來自建筑、美術、攝影、戲劇等領域的專家圍繞“梧桐樹下的城市之美”這一主題共同指出,“落葉不掃”不僅滋養了城市觀感,更折射出現代人對城市認知的進步——城市,永遠離不開人與自然的和諧。
“落葉不掃”覆蓋衡復地區主要路段
2013年秋冬交替之際,徐匯區首推落葉景觀道保潔試點。轉眼,景觀道“落葉不掃”已推行至第四年。
記者了解到,今年,在提升落葉景觀道保潔水平的基礎上,徐匯落葉景觀道最新拓展至7條,包括余慶路(衡山路—康平路)、衡山路北段單側(宛平路—天平路)、岳陽路(建國西路—東平路)、復興西路(高郵路—永福路)、永福路(復興西路—湖南路)、湖南路(永福路—武康路)、武康路(湖南路—五原路)等。
其中,武康路沿途停留點包括武康大樓、武康庭、巴金故居、上海老房子藝術中心、宋慶齡故居,復興西路沿途有柯靈故居,書卷氣濃郁的湖南路上有上海圖書館、1984書店,余慶路沿途會經過百代小紅樓、魯馬滋咖啡館,永福路沿線有張樂平舊居、良友公寓,岳陽路段途經宋子文宅邸、普希金紀念碑,衡山路段不可錯過的停留點則有標志性的衡山電影院以及衡山坊、衡山公園等文化休閑新地標。
行道樹奠定道路格局
也有人提出疑問,“落葉不掃”除了“好看”、滿足人們觀景拍照的需求外,是否具有更深的文化內涵?
答案是肯定的。除了文藝情懷和優美的環境,梧桐樹的由來與空間布局,恰恰能反映出城市歷史的演變流轉。
“匯講壇”上,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徐匯區武康路段規劃師沙永杰介紹,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衡復歷史風貌區進入快速建設期,大量西洋別墅、行道樹、有軌電車軌道等建筑和市政設施逐漸成型。其中,以法國梧桐為主的行道樹奠定了這一區域基本的市政道路格局。“即使道路兩旁仍是菜地,有了這些梧桐,就感受不到鄉土氣,而是海派風情。”
相比外灘大氣磅礴的建筑風格,衡復風貌區以住宅為主,與外灘聚焦的金融功能截然不同,衡復地區更注重人們對舒適、自然的需求。沙永杰表示,這也是為何在衡復,看不到大理石和浮雕的建筑外墻,但房屋內的門窗把手上卻有細致的雕花。“因為人們更注重生活的感受。”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主題公園:缺乏文化內涵的同質化建設
經過長達13年的長跑,環球主題公園終于落戶北京通州。從1989年華僑城在深圳開發的錦繡中華到現在的20多年時間里,我國主題公園已經發展到300多家。雖然數目不少,但真正名利雙收的卻少之又少,有數據顯示,近10年來涌現的主題公園中,已倒閉的約占80%,給國內旅游業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000億元。【詳細】
今秋,南京街頭會有落葉景觀嗎?(圖)
快到金秋“落葉季”,上海、成都等地,將會在市區設置落葉景觀大道,讓落葉成為城市一景。但在南京,只有部分景區有落葉大道。10月16日,記者獲悉,南京未來幾年不會考慮保留市區的落葉景觀。【詳細】
保留落葉景觀 能否在公園試點
眼下,蘇州市公園內的銀杏樹金黃耀眼,形成陰冷空氣中的一抹亮色,隨著攝影師的鏡頭頻閃,金黃的葉子成為我們甜蜜生活的“見證者”。日前,在市區一處公園內,前來拍攝婚紗照的市民徐先生激動地告訴記者,以滿地黃葉為背景【詳細】
蘇州:落葉景觀路新增林泉路
記者昨日獲悉,為了挽留更多充滿意境的落葉,蘇州市區的部分道路今年將繼續保留落葉景觀。這些道路的慢、快車道上的落葉將及時清除,而人行道和綠化帶上的落葉將保留,讓市民感受更自然的落葉街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