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必虎:對馮驥才批評傳統村落發展問題的不同看法
莫把商業當不齒,古代商人創遺產
馮驥才先生另一個針對傳統村鎮的價值觀是歧視商業活動,作為全國文聯副主席,這個價值觀倒是非常容易理解,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確實是存在非常深厚的“重農抑商”意識的,也與中國文人的清談傳統相呼應。馮先生在會議演講中批評的一個現象就是在古村里面“開店招商,民居變身成各種商店”。似乎一開店,就會村將不村了,村子里必須保持“原教旨主義”的純凈、不沾染任何商業氣息,最好是以物易物的原始社會才好?
實際上,商業從來就不會影響傳統文化的表現和傳承。恰恰相反,今天的文化遺產,包括成功申請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很多歷史建筑、歷史地段,都是歷史上高度商業化的結果。什么叫商業化?商業化的本質是為供需雙方提供一個商品交易的場所。由于傳統村落來了外來訪客,改變了鄉村的生產方式,原來村子里只種地、只放羊、只養蠶,農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商品和所需交換的農產品,只能到周期性的農村集市(場圩)去交換。今天的村子變成了以第三產業為特征的新的生產方式了,當然需要給外來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的服務,商業化不僅是正常的滿足人民需求的渠道,也是傳統鄉村得到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支撐的主要方式。因為,村落不管歷史有多長、價值有多大、體驗有多豐富,它的本質就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空間。一旦失去生產及交換功能,村落的肉體和精神都會很快消亡。
再來看看被人類學家、社會學家、藝術家、攝影家、詩人、文學家……浮光掠影般地偶爾造訪并且大為感動的歷史文化遺產建筑、傳統村落肌理、非物質文化遺存等等“原汁原味”的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吧:西遞、宏村,來源于徽商的資本積累和文化創造;山西王家大院、喬家大院,來自于晉商的資本積累和文化創造;由湖南進入貴州的舞陽河邊的鎮遠古城、由四川進入貴州的赤水河畔的鹽運古鎮群、由普洱至迪慶的茶馬古道沿途的眾多古鎮古城,都是來源于商路貿易絡繹不絕的商人的足跡;廣東開平碉樓、江南水鄉眾多古鎮,來源于海外華僑和江南絲綢商人的財富積累和文化創造;再看看沿運城市群,不管是濟寧、臺兒莊、淮安、揚州,還是無錫、蘇州和杭州,哪一個不是水運時代依賴繁盛的商業活動的財富積累……商業,在中華燦爛的文化遺產形成過程中,從來不曾缺席。
哪里是原點?恢復村落的生產與生活功能
說到這里,我需要重申,在重視傳統村落的保護和傳承方面,我和馮驥才先生完全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為了更多、更久、更有效、更靠譜地保護并活化中國的傳統村落及其涵養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我們提出了不同的路徑。我相信,我們會殊途同歸。
馮驥才先生建議我們要從“原點”的高度去認真思考,為什么要保護傳統村落?他認為“留住鄉愁最重要的恐怕是指它的精神文化價值,那就是留住我們對于民族家園的情感、土地的情感和文化的情懷,而不是怎么留住游客”,他把留住游客與留住故土家園的情感放在了對立面;他認為“傳統村落的價值是多種價值的融匯:歷史見證的價值、研究的價值、欣賞的價值、懷舊(情感)的價值,還有旅游價值。不能只為了其中一個價值,損害甚至犧牲其他更重要的價值”,他把旅游的價值放在了末位,而且認為實現旅游的價值必然就會損毀其他的價值。其實,要實現大眾公平地、均等地體驗所謂的歷史見證的、欣賞的、懷舊的價值,我不知道除了旅游還有其他什么方法?除了少數精英階層的研究者,普通大眾只能通過旅游這種方式來體驗傳統村落的價值。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