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建設山水園林衛星城 打造最美后花園
堅持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合作
努力在創新富民建設上展現新風貌
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繼續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穩步推進政府性債務管理體制改革,確保政府性債務運行在合理區間。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全面完成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全國試點。
提升開放合作水平,主動服務和參與國家、省、市發展戰略,探索建立與周邊及先進地區對口合作機制,加強要素共享和發展合作。積極參與和引進承辦省市大型活動,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和投資項目服務中心建設,打造服務最優、審批最簡的辦事環境。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創新機制,推動創新發展。加大科技事業投入和扶持力度,深化質量強縣、標準強縣、品牌強縣工作,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
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把握宏觀政策和市場變化,早謀劃、先動手,更加積極主動地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嚴格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制,推進工業園區電力設施建設和企業用電市場化交易,繼續開展“財園助企貸”。
堅持民生優先推動社會事業進步
努力在幸福富民建設上做出新成效
強化民生保障,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統籌推進城鄉就業,發揮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加強保障性住房管理,實施848戶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設。
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礎教育“增量擴優”工程,深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政策,繼續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著力提升人居環境,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完善考評機制。整合退耕還林、營林綠化等各類生態建設項目,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重點流域治理和水源區保護,開展土壤環境污染調查。
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完成縣、鎮人大、政府和縣政協換屆工作。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權力機關作用,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充分發揮工商聯服務發展的獨特優勢,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加強社會治理,廣泛動員和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公共服務,實現政府治理、社會自我調節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富民把抓好黨的建設作為最大政績,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和純潔性建設,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抓緊抓實,加快網絡、新媒體等平臺建設,堅持和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干部在線學習等制度。加強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堅持不懈地做好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和教育引導群眾工作。
加強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夯實黨執政的基礎支撐。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著力抓好整改落實。認真抓好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堅持政治功能與服務功能相統一。加強黨員的發展、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出臺《富民縣從嚴從實監督管理干部實施細則》。
加強作風和反腐倡廉建設,營造良好的黨風政風環境。認真履行從嚴治黨黨委主體責任和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責任,推進紀檢監察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管理,永葆共產黨人先進本色。
加強制度建設,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保障。全面貫徹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和黨內生活制度,推進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完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制度,建立容錯糾錯機制。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