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遺產空間的再利用——中國大運河京津冀段和南粵古驛道
四、古驛道、古運河的修復和展示方式
無論是古驛道還是古運河都會面對如何確定科學、合理地修復標準問題。古驛道搶救、保護和利用工作應以消除安全隱患、保持歷史原真性為要。京杭大運河應遵循有關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原則,分類出臺遺產區、遺產本體的管理和修復的技術指引,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和修復工藝。
(一)修復的方式
1 遺產區內增設輔道。
在歷史價值特殊的遺產區,為了保持原真性,可以在充分保持文物或者遺產本體原貌的前提下,在遺產區加修輔道饒開歷史遺產本體,維持歷史文化遺產在歷史演變中環境特征。
2 已經為現代建設所覆蓋的古驛道線路,可在建筑物、構筑物和道路上進行標記,設置歷史信息說明牌。
用圖示的方法對歷史存在的線性走廊進行描述,從現代空間中可以獲得歷史空間的信息。
3 聯通上下“遺產區”。
現在殘存的古驛道和古運河可能是以片段的形式留存的,京杭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區”沿線分散在各省不同行政區劃內,為使上下“遺產區”聯通,可沿運河增加徒步徑的鋪設。全線的現狀差異很大,但可因地制宜,有的利用堤壩,有的利用河床,保持線狀歷史遺產空間的連續性。全線的貫通對徒步者探尋活動而言才具有古驛道徒步的意義,旅行者需要不間斷的興趣節點的誘導而行進。
4 材質和安全性。
部分需要修復的驛道應該使用與原步徑相近的材質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是需要遵循的原則。修復的重點應該是排除隱患,保障徒步者的安全為主。
(二)指引解說系統和戶外服務設施
古驛道和古運河需要建立一套統一的戶外指引系統,明確路線、引導方向、提供服務電話、介紹人文歷史、指引交通轉換、提示安全等應該是指引系統必需的內容。可通過二維碼與氣象情況、歷史信息介紹和GPS系統導航鏈接,建立智能化的指引系統。
指引系統應該包括解說系統,在信息展示牌中如果與著名的歷史文獻、名人游記、景觀繪畫和詩詞結合,用圖示和文字描述文化歷史信息,將中國歷史文檔的文字激活起來,古驛道的景觀體驗穿越時空,文獻歷史記憶功能在驛道空間上得到傳播和共享。
清乾隆年間河道總督張鵬翮于1703年匯編了《治河全書》,書中的彩繪水道圖包括了《運河全圖》、《衛河圖》、《下河圖》等多幅河道圖,圖中水利設施繪制詳細,減水閘、進水閘、“竹洛壩”等在圖中明確標出,更具有歷史價值的是大運河邊上的若干古城的風貌描繪精致,除了河體本身,沿岸的這一系列歷史古鎮、古城遺產重要的人文景觀有了歷史記憶的意義。在相對應的歷史信息介紹展示牌中,復制這些圖示景觀于步行徑途中,京杭大運河的歷史遺產文化價值展示就不局限于古代水利工程。英國人赫伯特-英格拉姆于1862年創建的《倫敦新聞畫報》記錄了晚清1842-1873年中國廣州、大沽、白河、揚子江和北京城的重要景觀,多名英國畫家用西方速寫、木刻表現了中國歷史環境真實圖像,對圖示的信息展示牌有利用價值。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