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怒江州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堅持以“生態立州”促進發展,憑借生態優勢決戰脫貧、決勝小康,成功申報了怒江大峽谷國家公園和獨龍江國家公園兩個國家公園、積極開展生態保護宣傳、初步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體系以及加強極小種群瀕危物種的保護與研究等,怒江州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2016年5月1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建立怒江大峽谷國家公園和獨龍江國家公園,標志著怒江州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新的突破性成果。兩個國家公園建立后,將按照生態優先、社區參與和利益共享的原則開展規劃與建設,努力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資源保護與社區發展并重、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為怒江的生態文明建設、農村社區脫貧和旅游產業發展作出貢獻。當前,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和步道規劃調查等工作正在加緊開展中。
2016年,通過出版《黑絲精靈—怒江金絲猴》科普圖書,舉辦怒江生物多樣性攝影展暨《怒江高黎貢山自然觀察手冊》首發式,舉辦“中國靈長類學會2016年年會暨保護怒江靈長類關愛共同的家園研討會”,深挖怒江金絲猴生態宣教明星物種效應,進一步揭開怒江的神秘面紗,充分展示怒江州特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及怒江州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大大提升了怒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怒江的宣傳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據了解,從2010年起怒江州探索性開展了怒江金絲猴、羚牛、戴帽葉猴、白尾梢虹雉和瓦娃禿杉等重點野生動植物的監測工作。通過多年努力,怒江州重點保護珍稀物種的研究不斷深入,一是加強對極小種群所在區域的巡護與監測,積極開展極小種群物種的分布、數量、家域、生境及行為等研究,初步掌握了極小種群物種的分布范圍、種群數量等基礎信息。發現怒江金絲猴2群,數量約200只,高黎貢山羚牛約270只,戴帽葉猴約400只;2015年首次記錄到野生白尾梢虹雉孵化過程,發現福貢片區天然禿杉林集中分布在1900-2300米的海拔區域。二是積極開展極小種群保護宣傳工作。三是在姚家坪建立了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收容拯救到2只雌性怒江金絲猴,以及7只熊猴、短尾猴、獼猴。目前,怒江州共設置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檢測體系植被樣地11塊,植物樣方8個,動物樣帶9條。該檢測系統的建立,將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研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