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北京2月20日訊 記者郄建榮 就自然生態保護,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程立峰今日向媒體透露,我國已完成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邊界核定,明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區域,并提出了監管要求。針對祁連山等嚴重破壞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事件,他表示,環保部已約談、督辦一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今年2月7日,《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發布。就此,程立峰在環保部今天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說,《若干意見》核心是要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程立峰說,就《若干意見》提出的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要求,環保部正在抓緊落實,相關配套制度也在制訂完善中。他透露,目前,全國各地正在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探索。同時,新一輪全國生態環境變化調查評估(2010-2015年)工作近期也將啟動。程立峰表示,環保部還開展長江流域等45個試點流域生態健康評估。
據他介紹,目前全國已建立2740處自然保護區,陸域面積142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的14.8%。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46處,總面積97萬平方公里,基本形成類型比較齊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對完善的自然保護區網絡。
同時,自然保護區監管不斷加強,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天地一體化的遙感監控體系,定期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遙感監測和實地核查,并根據發現的問題線索對違法違規活動進行嚴肅查處。公開約談問題突出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當地政府和管理單位,督促落實整改。會同有關部門先后組織對300多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管理評估。
程立峰表示,當前生態保護仍然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部分地區生態系統退化嚴重,生物多樣性品質降低的速度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仍然時有發生。
他說,“十三五”期間,環保部將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和維護生態功能為主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并建立嚴格管控制度,進一步優化自然保護區布局,維護和保障國家生態空間安全;以建立天地一體化的監測管控體系和完善政策法規體系為手段,持續提高生態環境的監管和執法能力。同時,環保部將推動出臺《生物遺傳資源獲取管理條例》,建立生物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
在今天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一些熱點問題,程立峰也進行了回應。
程立峰說,自然保護區特別是核心區劃定后不能隨便調整和變更,調整和變更有嚴格的程序和限制,通常面積不能減少。
針對祁連山等嚴重破壞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事件,程立峰說,環保部聯合十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活動監督管理的通知》;約談、督辦一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天地一體化”人類活動遙感監控和核查體系,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遙感監測,并組織實地核查。他說。國家將嚴肅查處典型違法違規活動。
程立峰表示,環保部將進一步嚴格保護區調整管理,不斷完善評審機制,聯合多部門開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和研究,牽頭負責青海三江源、浙江錢江源、湖北神農架3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