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林下經濟開啟“田園新城”新想象
先行先試
“星星之火”有待“燎原”
走進佛山市綠緣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高明區更合鎮的種植基地內,一棵棵樹木整齊地排列,這些與普通景觀樹外觀相差不大的樹,其實是名貴的印度白檀和海南黃花梨。不少樹木下還配套養殖了檀香雞、檀香山羊等畜牧產品,并種植了鐵皮石斛、金花茶等名貴中藥材及優質蔬果等特色農產品。這些“林下產品”每年都為該公司帶來不錯的經濟收益。
“省農業廳、林業廳《關于進一步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給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佛山市綠緣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彭國雄說,他2008年起探索發展林下經濟,目前其公司旗下的檀香園開發了“檀香雞”“檀香山羊”“檀香魚”等禽畜產品,使檀香由單純的種植業向第二產業、深加工產業鏈延伸。
不過,像綠緣生態這樣致力發展林下經濟的企業在高明還為之甚少。據高明區農林漁業局初步調查顯示,目前高明能被統計到的以發展林下養殖、種植為主業的規模企業只有2家,而在林木下養蜂、養雞等模式主要以農戶零散養殖為主,難以統計,所以全區林下經濟的產值較低,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
“在目前的政策條件下,高明區雖有大量林業資源,但大規模發展林下經濟的制約條件仍然較多。”高明區農林漁業局營林科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森林資源管理特別是林地管理方面日趨嚴格,要大規模發展林下經濟,包括開展森林旅游、林下養殖等,難免要涉及使用林地,但就現行的林地審批政策側重于征占后轉為建設用地的林地審批,缺乏專門針對發展林下經濟的相關林地政策。
對此,《意見》明確,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等部門要在林下經濟設施用地方面參照設施農用地政策予以重點支持,且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經營者在不破壞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二級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生態公益林林地資源,科學開展林下種養和森林旅游等非木質資源開發與利用,提高生態公益林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創造條件。
“我們期待上級政府有更詳細、更完善的關于發展林下經濟有關配套政策法規出臺,特別是使用林地方面的配套措施,為地方推進林下經濟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上述負責人表示。
此外,高明多年積累下來的樹種結構單一的問題,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明林下經濟的發展。據統計,目前高明區桉樹種植面積為30.08萬畝,雖相較2012年調查數據的34.7萬畝有所下降,但仍然占全區林地面積的43%。
據分析,由于人工桉樹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方面的能力比不上闊葉樹種,而且其生長速度快、吸取養分能力強,導致桉樹林下一般很難再種植其他經濟作物,這進一步壓縮了高明發展林下經濟的林業用地空間。
“目前高明應先把注意力放在支持林種、林相改造方面,著力發展多樣化的生態種植模式,只有優化了森林的基本資源條件,發展林下養殖、林下種菌、林下藥材等林下經濟產業才有穩固的基礎。”彭國雄認為,林下養殖等林下經濟仍處于初級模式,好的路子應該走到發展森林觀光、森林體驗旅游第三產業上面去,“因為大都市人群都有著強烈的回歸自然、健康養生的需求,如果能有一站式滿足吃喝玩樂住的森林旅游項目,同時提供高質量的林下產品服務,將使林下經濟的效益得到大幅增值。”
樣本
千畝檀香園探索“三產聯動”
在高明區更合鎮更合大道瑤村路口右轉,經過流水潺潺的瑤村古橋,沿著環村路直走約1.5公里,就來到瑤村內的佛山綠緣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檀香種植基地。
瑤村村落規模雖不大,但其后山上卻連綿地種植著檀香、黃花梨等1300畝珍貴林木,包括印度白檀、印度黃檀、印度紫檀、海南黃花梨、大紅酸枝等約10.2萬株。這些檀香樹都比較低矮,且枝干和葉子都比較細,與普通景觀樹看起來并無異樣。但據佛山綠緣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彭國雄介紹,檀香木素有“黃金樹”之稱,一棵檀香樹從種植到成材上市需要20年至30年時間,因產量稀少,成材價格每公斤曾突破5000元至上萬元不等。
由于檀香的生長速度極其緩慢,單靠銷售檀香木材投資回報周期較長,所以積極發展“林下經濟”成為了可行的選擇。
在檀香樹的樹下,該基地配套養起了雞、山羊、魚等牲畜,這些牲畜通過食用檀香樹葉、檀香果等檀香樹的“副產品”獲得食物,變成了頗具特色的“檀香雞”“檀香山羊”“檀香魚”等禽畜產品,而它們的排泄物又可為檀香樹提供相應的生物肥料,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循環,是林下經濟中典型的“林畜”模式。
“我們還利用檀香樹陰的優勢,種植了鐵皮石斛、金花茶等名貴中藥材,也利用檀香樹的寄生特性,在其旁邊種植了一些龍眼果樹等樹木,發展特色蔬果產業。”彭國雄表示,檀香樹可謂“全身都是寶”,用檀木長出的嫩葉和花炮制檀香茶,檀木的果核可以做精油,檀香木材可做檀香保健枕、工藝品等產品,目前該公司已完成了10多個產品系列的研發,使檀香由單純的種植業,向第二產業、深加工產業鏈延伸。
而“檀香雞”“檀香魚”“檀香茶”等這些檀香林下的特色“副產品”,還吸引了不少游人慕名前來品嘗或者購買,在提高該種植園知名度的同時,還帶動了檀香園觀光旅游、農家樂、保健養生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檀香基地通過發展“林下經濟”,提高了珍貴林木產業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近幾年,該公司還與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合作提升林木質量、延伸產業鏈,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推廣模式,輻射帶動了惠州、揭陽等地區投資者開發種植了珍貴林木6000多畝,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和推廣帶動作用。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