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盧溝橋等將建國家文化公園
依托長城、大運河、盧溝橋等重大歷史文化遺產,我國將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推進原創作品版權保護規范網絡使用
《綱要》提出,完善互聯網法律法規,將現行新聞出版法律法規延伸覆蓋到網絡媒體管理。加強互聯網信息搜索引擎、即時通信工具、移動新聞客戶端等管理,明確微博、微信等的運營主體對所傳播內容的主體責任。加大對新聞界突出問題治理力度。嚴厲打擊網絡謠言、有害信息、虛假新聞、新聞敲詐和假媒體假記者。
《綱要》提出加強網絡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推動網絡文學、網絡劇、微電影等新興文藝類型繁榮有序發展。建立健全信息網絡傳播權長效保護機制,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推進原創文化作品的版權保護,規范網絡使用。完善版權運用的市場機制,推動版權貿易規范化。發展版權產業,形成全產業鏈的版權開發經營模式。
推進文化遺產資源合理利用
《綱要》提出,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大力強化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加強世界文化遺產、文物保護單位、大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重要工業遺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珍貴遺產資源保護,推動遺產資源合理利用。加強館藏文物保護和修復。
根據《綱要》中華文化傳承工程的內容,我國將依托長城、大運河、黃帝陵、孔府、盧溝橋等重大歷史文化遺產,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形成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識。
中華文化傳承工程(部分)
●中華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推動全國文化遺產、古籍資源、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民間口頭文學、老唱片、電影檔案等文化資源數字化建設,搭建文化數據共享平臺。
●中國古代典籍整理: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編修《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推出300種國家重點古籍整理出版項目。
●中國近現代典籍整理:實施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分期分類梳理近現代重要典籍文獻,編纂《復興文庫》。
●史志編修:加強中國共產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修,加強地方史編寫和邊疆歷史地理研究。
●歷史文化記錄:實施國家記憶計劃。重點做好影像記錄、口述歷史、記憶整理等項目。
●國家公園建設:依托長城、大運河、黃帝陵、孔府、盧溝橋等重大歷史文化遺產,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
●傳統工藝振興:制定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建設一批工作站,推動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如何防止中國歷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決歷史文化街區在開發中千街一面的問題,首先要從理念和認識的高度真正將歷史街區作為一項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再開發,只有這樣才能自發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價值,并將之作為推動老城復興的重要手段加以傳承和發揚【詳細】
官員被免職建園林 400年后成了文化遺產
園林是蘇州的名片,多研究一下園林的歷史,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許多古代園林都是官員被貶官后回家建起來的,蘇州自古就是一座適合生活的城市。【詳細】
自然和文化遺產當共同保護
地理環境對人類早期文明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不同自然條件的影響會形成不同類型的文明。當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惡化或消失,文明就會隨之塵封。可以說,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與自然的歷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