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豐:荷蘭花海拉長花卉產業鏈
(江蘇)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6月26日至27日在南京舉行,(大豐市)新豐鎮放大荷蘭花海品牌效應、推進富民增收的創新實踐入選全省《基層富民工作典型案例》,并在大會作書面交流。省委書記李強在會上稱贊說,荷蘭花海拉長花卉產業鏈,釋放出富民效應。
去年,新豐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萬元,其中通過花海帶動周邊8個村農民致富,戶均增收6000元。
用“一朵花”建設最美風景
6月,荷蘭花海好像穿上了紫色的外套,香味撲鼻的薰衣草在風中搖曳,細小的花苞在陽光下綻放。一群來自上海的游客流連陶醉,自拍桿一直舉得高高的,希望定格最美的瞬間。
時光追溯到100多年前,荷蘭花海所在地那時還是一片鹽堿地。民族實業家張謇在這里“興墾植棉”。受他之邀,荷蘭水利專家特萊克來到這里,幫助規劃農田水利,并讓新豐鎮獲得了“中華民國村鎮規劃第一鎮”的美譽。該鎮深度挖掘歷史淵源,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將傳統棉農轉變為現代花農,流轉700戶農民的5000畝土地,成功打造出面積最大、種類最多、形態最美、業態最全的“中國郁金香第一花海”。農民從土地流轉中每畝獲益950元。
連片郁金香,引來眾多觀光客。該鎮又規劃建設郁金香農園、荷蘭風情小鎮客廳、荷蘭風情街等重點項目,不斷完善花海旅游功能,成功躋身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五星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推動農業生產、旅游觀光等產業全面融合,實現“旅游、花卉、婚慶、文化”四大產業競相發展態勢。全鎮累計有400多戶農戶直接在花海參與種植和管護,周邊關聯行業從業人員超500人。去年以來,花海周邊新增農家樂、家常菜館26家。全鎮三產服務業產值三年翻兩番,去年突破23.56億元。
以“一間店”集聚眾多增收崗位
7月2日,又是一個周日。荷蘭花海的花市內人流如織。花市日經營額突破10萬元,成功吸納了一批富余勞動力。
荷蘭花市是一個集花卉展示、銷售、餐飲、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國際化園藝中心,目前已吸引20多個餐飲服務品牌入駐經營,提供了數百個就業崗位。同時該花市的電商理念,也為當地農民打開了另一扇增收致富的窗口。他們鼓勵規模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自建電商平臺,開展產品銷售,增加經營收入。隨著荷蘭成立時間最久、認知度最高的OTO實體店“荷蘭之家”的落戶,農民找到了更多可學可借鑒的樣板,近年先后發展農村電商43戶。
在市場性崗位外,荷蘭花海全年提供安全保衛、花卉管培、衛生保潔等公益性崗位200多個,優先安排農村低收入人口,參與農戶每年可實現勞務收入1.6萬元。張招龍就是政策的獲益者,每月3000元的工資,讓他感到很滿足。他說,五十出頭的年紀,又沒有多少崗位技能,找到這份工作非常開心。荷蘭花海還開通園藝技術咨詢熱線,免費解答鮮花管理、花卉栽培養護、庭院花圃建造等各種園藝問題,扶持幫助農民發展花卉產業。目前,已經舉辦插花培訓班5期,培訓學員100多人次。
讓“一畝地”釋放更強富民能量
荷蘭花海旁艾倫特家庭農場的瓜果種植獲得了大豐收。面對絡繹不絕的采購人群,農場主邵林笑逐顏開,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荷蘭花海的富民能量。
荷蘭花海與江蘇“外專百人計劃”荷蘭專家尼可、中國球根花卉研究所、上市企業輝豐農化股份等開展合作,共同建設郁金香種球研培基地。輝豐農化股份作物生長劑科研攻關取得重大突破,“能百旺”有效延長了郁金香花期。花海正致力推動郁金香種球國產化。由花拓展,更多富民基地加速崛起。太興、沙港等村建成萬畝花卉苗木集散地,永躍、車灘、赤旗等村建成萬畝設施蔬菜基地,發展各類家庭農場38家。這些富民基地,普遍建立“家庭農場+低收入農戶”“農民合作社+低收入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多種方式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
該鎮還結合大走訪活動,回應群眾關切。他們積極實施“三通三千”工程,全面完善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美麗鄉村。3年來,農村基礎設施累計投入1.6億元,新建道路380公里、橋梁460座,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幫助農民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他們積極推進農產品“三品”創建,幫助農民申報無公害農產品30個。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鮮花放一個月都不枯,原來方法竟這么簡單
養花最重要的是水、光照和溫度。我們在花店買回來的切花(斜切)插進花瓶里很快就會枯萎,用下面這些方法,可以延長鮮花的壽命哦。【詳細】
海南欲新增花卉苗木種植面積3700畝
海南省持續大力推廣熱帶花卉產業發展,2016年全省花卉種植面積達12.8萬畝,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預計今年新增花卉苗木種植面積3700畝,花卉苗木年總產值可達到23.1億元。【詳細】
鮮花插花的3大色彩配置原則
插花,除了要注意造型,色彩的搭配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