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基因庫深圳市仙湖植物園活體庫揭牌
7月18日,國家基因庫深圳市仙湖植物園活體庫揭牌儀式在仙湖植物園舉行。該活體庫的建立標志著仙湖植物園與國家基因庫的合作進入新的階段,為實現植物資源數據化、產業化提供了新平臺。在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來臨之際,雙方的合作將形成積極示范效應,鼓勵更多的生物產業相關機構進行交流與合作。
目前,仙湖植物園已保種各類植物近12000種,其中木蘭科、秋海棠科、苦苣苔科、蘇鐵、蕨類等類群的種質資源收集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并開展種質創新、新優品種選育、園林綠化應用、基因組測序等多方面的研究。
據仙湖植物園相關科研人員介紹,很多熱帶、亞熱帶的植物不適合離體保存、組織保存、種子保存等,恰恰這一地帶的植物種類又是最豐富的,需要通過以活體的形式保存植物多樣性。如今,仙湖植物園保種中心已建有10個保種溫室,保存了20多個類群50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的活體,其中,不少是中國乃至全球瀕危珍稀植物。
位于大鵬新區的國家基因庫是中國唯一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自成立以來,國家基因庫努力實現資源、科研到產業全覆蓋,形成全球網絡基因庫。國家基因庫與仙湖植物園的合作為植物基因數據庫的建立和研究提供了廣闊平臺,也為深圳生物產業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未來,雙方通過合作能加強優勢互補,利用基因技術讓植物的遺傳信息和植物的具體形態形成關聯。
國家基因庫主任兼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梅永紅介紹,國家基因庫的生物活體庫是全球第一個為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提供資源的平臺,仙湖植物園近年來在種質資源保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雙方的合作將對于實現活體庫全球數字化、全球植物資源數字化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試圖將生物活體庫打造成中國的植物諾亞方舟,保護和保存世界約30萬種植物、百萬種動物、近千萬種微生物活體資源”。
一株株鮮活的植物承載著豐富的基因數據,建立基因數據庫能讓植物保護的科學性更強,水平更高,同時,也給基因組數據功能深入分析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仙湖植物園活體庫的建立,將進一步提升仙湖植物園的科學研究、全基因組測序、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和研究、植物應用等方面的水平。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