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區博物館居民區 上海綠色建筑快速生長
三湘海尚名邸小區,許多住戶降下了外遮陽卷簾。澎湃新聞記者張呈君圖
“窗戶外的遮陽卷簾降下來,光熱絕大部分就被遮擋住了。”上海三湘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力群說,這是他們區別于許多住宅的一項獨特設計,“像現在這么熱的天,室內熱負荷會增加空調能耗,而它的主要來源就是太陽光照,所以我們加裝遮陽卷簾,能夠最大限度地遮光,同時它可以任意調整高度,滿足室內所需的采光。”
講起這座幾年前已建成售罄的住宅,李力群如數家珍。
虹橋商務區冠捷大廈屋頂的“開心農場”。澎湃新聞記者朱偉輝圖
李力群表示,他們具有發明專利的空氣凈化系統,采取地面送風屋頂排風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祛除住宅內PM2.5,它的熱回收功能也降低了空調能耗,讓室外新風送入時經過一個預冷過程。
為了檢驗這套自主研發的空氣凈化系統對顆粒物的凈化作用,李力群和同事先后邀請了四家第三方機構前來測試。和上海市環境科學院簽訂合同之后,為了“挑選”一段霧霾日來檢測,李力群幾乎每天都盯著天氣預報,盼著霧霾到來。“那段時間跟著了魔似的,天天盼著霧霾過來,這樣第三方的檢測就有了室內外對比,檢測結果也有說服力。”
最終,這套凈化系統得到了專業機構的驗證,李力群向他建造綠色住宅之夢又邁進一步。“作為一個建筑人,我已經在這一行呆了快20年,有了這樣一個綠色建筑項目留在身后,它能夠實實在在地惠及到普通人,確實感到無比自豪。”李力群說道。
像李力群這樣的建筑人并不在少數。澎湃新聞從上海市住建委了解到,2014年上海市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僅2016年度,上海市完成綠色建筑審圖共計352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項目1784萬平方米,占年度規模的一半。
陳寧向記者描述了未來上海綠色建筑發展要實現的三個轉變,“第一,規模由單體向綠色生態城區轉變,著力發揮綠色建筑的集約發展優勢。第二,重點從設計建造向運營管理實效轉變,將綠色的理念貫穿建筑全生命周期,不斷提升社會公眾對綠色建筑的獲得感。第三,落腳點由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向城市有機更新轉變,通過開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強化用能約束,加快推動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陳寧補充道,“實際上這已不是未來的計劃,我們已經在這樣做了。”
目前,上海綠色建筑相關立法調研工作已全面鋪開,《上海市綠色建筑條例》呼之欲出。
2016年,上海市住建委進一步組織開展了《上海市綠色建筑條例》的編制研究工作,已基本形成條例初稿。陳寧透露,“我們累計召開近40次條例編制討論會,對近300條的意見進行收集和處理,目前條例已列入了市人大的預備計劃。今年,還將以崇明生態島建設為契機,將《條例》的一些要求先行先試起來。”
陳寧表示,隨著綠色建筑立法工作進一步完備,上海的綠色建筑發展又將進入新的階段。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