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園冶杯專業獎參賽項目:湖北省首屆(黃石)園博會孝感園景觀設計
孝感園以“孝感·緣”為設計理念
挖掘地域文化底蘊
打造特殊韻味
運用現代山水的抽象表達
實現傳統文化的再次升華
傳統與現代結合的造景創新
展現情景交融的山水園林特色
項目名稱:湖北省首屆(黃石)園博會孝感園景觀設計
項目詳細地址:黃石市大冶市園博大道
項目面積:3000㎡
竣工時間;2016年9月
設計單位:武漢市園林建筑規劃設計院
主設計師:冉高軍
業主單位:孝感市園林局
項目概況
孝感園位于市州展園區,比鄰黃岡、潛江、天門、隨州等城市展園,設計面積約3000平方米。
湖北省(黃石)園林博覽會于2016年9月26日——10月26日在湖北省黃石市大冶湖生態新區舉行。黃石市水系豐富,境內有長江、磁湖、大冶湖等水系,并有黃荊山等山脈與水相伴,形成了“三山三水四分田,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格局,設計將以此獨特的山水格局為依托,打造獨具特色的園博園。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轉型黃石·靈秀湖北——綠色引領未來”,用地面積約為135.4公頃。園博會總體布局為“一環、兩軸、五區”。“一環”,指一級園路,圍繞中央水系,串聯五大功能區;“兩軸”,指南北向生態綠軸和東西向繽紛水軸;“五區”即入口演繹區、市州展園區、縣市展園區、東部發展用地、西部發展用地。
設計概念及功能
孝感園以“孝感·緣”為設計理念,通過對功能區域的劃分、游線的規劃、標志性構筑物以及孝感地域性景觀的應用等多項手法,挖掘孝感其文化底蘊,打造其特殊韻味,用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園林造景創新展現形式,展現孝感“山水”格局。展園以城市文化本底“孝”為開篇,用敘事手法分段展示“孝”“愛”“慈”“恩”等中國傳統的文化美德。整個景觀設計結構以董永賣身葬父體現“孝”的開端;董永與七仙女在槐蔭樹下結為夫妻呈現“愛”為線索;百日緣盡,七仙女返回天庭,相約七月初七送兒子體現母“慈”為轉折;董永兒子見父親思念七仙女心切,仿建瑤池體現“恩”為結尾。
總平面圖
鳥瞰圖
孝感園以“孝感·緣”為設計理念
設計充分挖掘孝感文化底蘊
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園林造景創新展現形式
特色景觀
1.材料:傳統與現代的“混搭”,新材料的運用與舊材料的回收。
2.布局:景觀豐富,小中見大,步移景異。
3.手法:現代山水的抽象表達,傳統文化的再次升華,各元素的交融,境界天成。
4.意境:山水園林特色,因意造景,情景交融。
5.植物:運用鄉土植物、文化植物造景。以槐蔭樹來承載故事,用安陸銀杏、大悟烏桕反映本地特色植物景觀,借椿樹、萱草寓意父母之恩。
方案遵循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原則,將地域性元素巧妙地融合、滲透到不同類型的景觀載體之中,在視覺感官上給人們審美的追求,并在為人提供的使用功能上給予最大限度的滿足。設計中通過景墻,用孝感剪紙的傳統手工藝形式,講述董永感人至深的故事。鴛鴦亭、封侯臺、仙侶渡、小瑤池、椿萱堂、飯山等特色景點的再現,再將游人帶入情景之中。
鴛鴦亭
理絲橋
仙侶渡(剪紙景墻)
瑤池勝境
1)起,孝感由來,城市文化本底。開片講述城市因“董永賣身葬父行行孝感動天地”而得名。
2)承,文化承接。董永與七仙女在槐蔭樹下結為夫妻,亭、泉、橋描繪一幅恬靜的恩愛生活場景。
3)轉,故事轉折。槐蔭樹傳說“百年好合”,董永、七仙女百日緣盡,七仙女返回天庭。相約七月初七送還兒子。
4)合,故事結尾。董永兒子見父親思念七仙女心切,仿建瑤池勝境,希望七仙女來此團聚,來報答父母之恩。
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
1.新材料新工藝的運用:精細化的切割工藝將銹板裁剪成孝感地區特色剪紙工藝品,運用到景觀小品中。
2.海綿城市理念的運用:展園內在低洼地挖鑿人工水體,以保證展園內部及周邊雨水匯集到人工水體內,在大園博會的層面上作為雨水花園而存在。展園內部水體人為制造高差關系,通過疊泉、涌泉等景觀元素讓水體流動起來形成活水增加曝氧。
3.水生態系統的運用:水下森林系統的搭建保證水質的良好。水下森林系統包含構建完善的挺水、浮水、沉水植物,魚類、田螺等水生動物,經過科學的搭配形成完整的微生態系統。
水景設計
水景設計
特別提示:
園冶杯專業獎申報9月30日截止。有意參賽的企業,請抓緊時間報名。
報名網址:
http://yya.www.kstxie.cn/
咨詢電話:
010-88366270、88361171
編輯: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