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京津冀三地古樹名木保護研究科技水平,天津市園林綠化研究所與北京、河北省已簽訂“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研究合作框架協議”,選擇100株瀕危或衰弱的古樹進行搶救性保護。本市通過這次普查,每一株古樹名木都將擁有一個通行全國的身份證號,以便查詢保護狀態,進行實時動態管理、養護。
據了解,天津市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技術培訓班已經開班,全市16個區綠委辦主任和技術人員共70余人參加了培訓。普查人員將給每一株古樹名木,都對應一張調查表,上面不僅有古樹等級、權屬、樹高、生長位置等,還對古樹名木地上保護現狀、養護現狀等也進行了詳細描述。
據悉,京津冀三地歷史悠久,現存古樹名木初步統計有15萬株以上,天津最老古樹1380歲,生長在薊縣穿芳峪村,這次的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是按照《全國綠化委員會關于開展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的通知》部署要求,由市綠化委員會組織實施的,覆蓋全市城鄉,普查工作將于2018年底結束。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