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2座挺酷的屋頂農場
金臺村是08年地震時受災最嚴重的地區,2011年,這里又遭遇了洪水和山體滑坡自然災害,震后重建五年的房屋再次被摧毀。考慮到當地的環境,以及在未來重復受災的可能性,建筑師們出謀劃策為這里修建了22座新房子,暫且我們將其取名為屋頂農場吧。
負責設計的是香港的“城村架構”設計實驗室(Rural Urban Framework),創建者是香港大學的兩位教授林君翰和Joshua Bolchove,二人創建這個公司源于一趟旅程,8小時從香港出發,經深圳邊境,穿越珠江三角洲,旅途過程中,他們看到了那些相撞的、矛盾的、荒棄的、共生的與沖突的萬象,于是,通過記錄與分類,確定了項目的雛型——從城市到農村,從農村到城市的轉變之旅。
2006年成立的城村架構研究所專注于中國農村城市化的過程,作為非營利組織在香港大學運作,并且與其他非政府團體、政府機關合作。“我們的目的是通過他們本地的材料和環境來建造住房,而不僅僅是居住,集合了眾多公共空間,比如操場、閱覽室、非正式聚會區,這些都會為農村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城村架構的項目是由前瞻性的,對于還未到來的事情,設計師們希望能夠預料到。
農村的發展模式,尤其是發生過重大變故的農村,會和城市很不一樣。城市化進程中,需要更強的適用性和功能性。
給金臺村設計的這系列房子,不僅實用,而且很好看。
所有的房子沿街道排列,入口處也設在了臨街的方向。考慮到原本建設住宅的土地面積并不寬,設計師們采用了階梯式的方式,根據空間大小和實際需求的不同,設計了幾種不同房型,材料都是混泥土和磚塊,順山勢分布,錯落有致。最重要的一點,是把農業用地上移至屋頂,節約空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陽光、雨水都充足了,整個生態系統都是循環的。
家家戶戶門前,都有一個小回廊,曬個玉米,坐著曬太陽聊天,最合適不過了。除了一般的房屋,城村架構還給村民一個活動中心,很簡易,更像是貫通整個村落的連廊,第一層是活動場所,誰家辦個酒席都可以上這兒,二層是公共屋頂花園。
“把農村生產活動和生態循環相結合,它將成為周邊鄉村改造的一個示范,為地震后成千上萬的家庭提供另一種模式,即結合了傳統住房和現代住房的特點”,城村架構是這么認為這個項目的。
除了住房,城村架構還有一些這樣的項目,比如修復古橋、建衛生院、小學。“通過設計,你可以融入不同形式的價值。如果你增加社會價值,就可以加強社區,你甚至可以增加生態價值。”林君翰說,“但我們也認為,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價值,我們相信設計。”
從社會價值角度說,城村架構已經做了超過15個項目,坐標都在中國的農村,單從設計的角度,他們做的也很不錯。座落在陜西省石家村的“四季”住宅獲得了2014年維納博艮磚筑獎、2012年WA中國建筑優勝獎以及2012年《建筑評論》雜志住宅獎。在建江西省石城縣桐江村小學的時候,設計團隊充分挖掘了廢舊材料再利用的方法。比如將回收來的低質量碎磚塊覆蓋在屋頂上,來提供額外的保溫隔熱層,建出來后不僅讓孩子們有了玩樂和學習的場所,還使屋頂能夠射入光線穿透建筑空間,走廊和教室的氛圍變得更加透亮。
將設計變為社會價值,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就是有價值的。
圖片來源:Rural Urban Framework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美如仙境!四川又添兩處國家級地質公園
近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擬授予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共有31家地質公園入選,四川有兩個,分別是四川鹽邊格薩拉地質公園、四川達古冰山地質公園。截至目前,我省國家地質公園數量增加至16個,位居全國第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