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探討城市設計新理念、新技術
11月13日和11月14日,中外建筑領域專家在京圍繞城市環境變遷中的城市設計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和工程實踐的走向等展開探討,并對當下中國城市建設發展中的問題提出基于科學技術、研究的解決路徑。
以“城市設計與城市設計教育發展前沿”為主題的國際工程科技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北京分論壇暨2017(第二屆)北京城市設計高峰論壇舉辦。為期兩天的論壇上,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仲繼壽表示,城市設計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各國城市轉型發展和存量更新的前沿熱點領域。目前,中國城市建設已從表面的外延擴張進入到了一個內涵提升的新時代、新階段,如何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和建筑風貌等城市基因,已經受到了學術界和管理層的高度重視,期待業界能夠促進城市設計理論的思考更加活躍和深入。
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教授米歇爾·索金在中國做了許多的城市設計。他表示,一直在進行一項實驗,即將紐約城市想象為自給自足的城市并不斷付諸行動縮小與想象的差距。研究中,編制一個目錄包括形態、習慣以及技術等,比如將紐約市的食品行業發展進行了繪圖,考慮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等這些力量如何影響紐約的食物系統,并去分析各個地區不同的地塊在開發過程中會有哪些影響。
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羅伯特·費世曼認為,自然環境有一定的脆弱性,在當前的城市設計過程中,要考慮人類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里。因此,建合適密度的花園,把一些綠帶融合到社區中去、融合到建筑物中去,要將花園城市打開,而不是建一些封閉的圈子。
挪威卑爾根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塞西莉·安德森表示,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不合理的建筑。作為城市設計不應該只是貼近政策或者迎合開發商的利益,而是要想一想怎么樣有一個好的鄰居、好的生活,回歸建筑設計的本質。
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劉臨安稱,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城市快速發展,有了許多不可回避的問題。下一步的城市建設當中要在規劃理念和方法上不斷創新,增強規劃的科學性、指導性,要加強城市設計,提倡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加強控制性規劃的公開性和強制性,“要加強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方面的規劃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和建筑風格的基因。”
論壇上,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哈佛大學、德國多特蒙德工業大學等國內外城市設計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對自己在城市設計發展方面的理論與研究展開探討。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廣東佛山全球征集啟動區城市設計方案
佛山市國土資源和城鄉規劃局網站近日發布國際競賽公告,面向全球征集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啟動區城市設計方案,公告還披露了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規劃范圍以及項目情況。【詳細】
河南城市設計有了指導規則
11月20日,記者從(河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獲悉,《河南省城市設計導則(試行)》已經正式發布,這標志著我省城市、縣城規劃區內城市設計的編制、審批和實施有了指導規則。【詳細】
2019北京國際設計周主賓城市確定為墨西哥城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21日發布消息稱,墨西哥城近日正式受邀成為2019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主賓城市,設計周由此迎來創辦以來首個來自美洲大陸的主賓城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