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農田種成藝術!龍脊梯田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系統”在羅馬通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評審,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SH),正式授牌儀式預計于2018年4月舉行的第五次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上舉行。
至此我國已經有15個項目進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大家庭,居世界第一。
什么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簡稱GIAHS)
它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將其定義為:“農村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同進化和動態適應下所形成的獨特的土地利用系統和農業景觀,這種系統與景觀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且可以滿足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需要,有利于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
龍勝梯田入選理由
1、龍勝梯田規模大,是具有世界級景觀價值的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龍勝共有耕地272373.3畝,其中水田223976.85畝,坡度在6°以上約占96%,坡度15°以上約占80%,坡度大于25°約占46.69%,分布在海拔200至1450米之間的龍勝各個鄉鎮中。100畝以上連片梯田有320處,2000畝以上的連片梯田有9處,泗水梯田大峽谷的連片梯田面積達9560畝,龍脊片區連片梯田達10734畝。
梯田落差大,層級多,層級最多達1100多級,連片梯田最大高差為860多米。龍勝梯田有不可比擬的規模美、和諧美、線條美、節律美和分形美,構建了世代相傳的梯田農耕文明,是生態智慧的杰作,天地人和的典范,是名副其實的梯田王國。
2、龍勝梯田具有悠久的歷史
專家從考古學、歷史學角度考證,龍勝所處的南嶺山地距今6000年至12000年前就出現了原始栽培粳稻,是世界人工栽培稻的發源地之一。秦漢時期,梯田耕作方式在龍勝已經形成。唐宋時期龍勝梯田得到大規模開發,明清時期基本達到現有規模。龍勝梯田距今至少有2300多年的歷史,堪稱世界梯田原鄉。
3、龍勝梯田保護對龍勝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呼吁要加強梯田農耕文化和梯田生態研究,做好梯田的生態和文化保護。保護梯田農業系統生物多樣性,發展龍勝梯田文化景觀遺產旅游,增加農民收入,從而確保龍勝梯田萬年永續,梯田文明永世流芳,造福子孫后代。
我國入選的15個項目
青田稻魚共生系統
萬年稻作文化系統
哈尼稻作梯田系統
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
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
敖漢旱作農業系統
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
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
福州茉莉花種植與茶文化系統
江蘇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
陜西佳縣古棗園
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
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
中國南方稻作梯田
(包括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福建尤溪聯合梯田、江西崇義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
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當中國園林遇上西方園林 藝術碰撞出文化
園林,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就稱為園林。【詳細】
昆明將建設世界一流國家植物博物館
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滇中新區黨工委書記程連元在北京拜訪中國現代風景園林專業奠基人之一、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孫筱祥及其夫人,就昆明市建設國家植物博物館相關規劃設計工作進行深入交流。【詳細】
用流動藝術展現水滴之美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就有靈性。噴泉是富有生命力和靈性的水與藝術雕塑的完美結合,是流動的藝術,是美輪美奐的享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