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化為媒“對話”中西
當有著千年璀璨文明的希臘,“遇見”綿延古今、貫穿南北的中國大運河,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1月23日,杭州歌劇舞劇院創作的《遇見大運河》在希臘雅典Hellenic Cosmos文化中心與希臘觀眾見面。
以舞為媒介,以運河文化為脈絡,據悉,這部由杭州歌劇舞劇院歷時三年精心創作的世界文化遺產傳播劇《遇見大運河》,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扶持下,于2017年開啟“世界運河之旅”,目前已經成功出訪了法國米迪運河、德國基爾運河、埃及蘇伊士運河等,共進行了世界巡演131場,行程9萬公里,遇見15萬名觀眾。希臘,則是其第一階段世界巡演的收官之站。
數字的背后,更是文化的發揚。據悉,在過去一年里,主創團隊每到一處運河,便用有著鮮明中國文化特色的“快閃”等形式,向當地民眾傳遞著中國的運河文化。而發生在這些世界運河身上的不同文化的故事,也讓這個來自東方的舞蹈劇越來越豐滿,也越來越鮮活。
在希臘當地時間1月20日,《遇見大運河》團隊來到有著超1500年歷史,被譽為“西方三大運河”之一的希臘科林斯畔展開采風活動。“我們這座城市是一座水的城市,有非常純正的天然礦泉水,驚艷的海水,還有著名的溫泉,很高興能歡迎來自杭州大運河畔的客人。”希臘魯特拉奇市市長伊奧勒克斯表示,通過作品《遇見大運河》,自己重新認識了中國大運河,希望未來能多與中方交流合作,共同創作作品。
而對于《遇見大運河》的主創團隊來說,奔赴世界各地進行采風與交流,不僅是地域上“天塹變通途”,更是實現了文化層面的心靈相通。
如同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遇見大運河》導演崔巍所言,作品雖講的是中國的故事,但大運河足以成為世界共通的語言。讓作品走進不同的城市,與當地人心相通,文化相通,在崔巍看來,這是《遇見大運河》項目最有特色的地方。
“在創作過程中,我遇見了大運河,冥冥之中感到她賦予了我一份使命----對傳承發展民族歷史和傳統文化的使命。這次來到文明古國希臘,感受了同樣雄偉壯觀的科林斯運河,更加篤定了這份使命感。”崔巍表示,創作團隊走進不同城市的運河,去采風,去展示,不僅能讓演員從舞臺走到生活,把生活還原到舞臺,更重要的,是讓海外城市感受到中國的發展,杭州的發展。
據悉,舞蹈劇場《遇見大運河》在完成希臘科林斯運河巡演之后,將繼續其“世界運河遇見之旅”,預計還將訪問美國伊利運河、巴拿馬運河、莫斯科運河等。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舉辦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據文化【詳細】
運河交織出的“水都”風情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是座水城,河網交錯,河道縱橫,被稱為北方威尼斯。有大小165條人工開鑿或修整的運河,1281座橋梁構成的75公里長的運河網。完成于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運河帶作為城市建設和建筑設計的藝術品,在世界上是【詳細】
運河文化帶文物三年全修繕
236處文物三年內完成修繕【詳細】
民俗風+原鄉味——常州民俗文化公園開建
作為2017年全區重點項目,春江鎮民俗文化公園于日前正式開工建設。此外,今年新北區還規劃了梅林鄉村旅游集聚區,今后,這兩個地方都將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