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可持續基礎設施日內瓦論壇舉辦 中德生態園案例獲熱議
基礎設施對于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及其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至關重要。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在世界很多地區落后于其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加大投資和建設力度,這給世界各國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機會與挑戰。
可持續基礎設施日內瓦論壇參會者合影
2018年3月22-23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世界自然保護同盟(IUCN)、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WWF)和日內瓦大學在瑞士聯合舉辦了可持續基礎設施日內瓦論壇。48位來自聯合國,政府、非政府和研究咨詢機構的代表參加了討論與交流。本次論壇研討了有關可持續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的政策工具、指南和科學評估方法,重點分享了能源、交通、水資源、港口、一帶一路綠色走廊以及綠色產業園區等10個成功案例。
長期在中德生態園開展跟蹤研究的香港城市大學環境政策專業副主任施涵教授應邀在本次論壇上作了題為“中德生態園——可持續基礎設施的一體化發展平臺”的報告。
“2013年開工建設的青島中德生態園成為綠色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政策、技術與商業模式的綜合開發平臺,并成為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探路者。作為未來城市與產業的生態發展試驗室,中德生態園開展了涵蓋綠色智能制造、綠色建筑、可持續能源轉型、綠色交通體系、海綿城市在內的廣泛技術與政策創新。政府、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的有效合作與交流對于中德生態園綠色基礎設施的創新和標準化起到了關鍵作用。”
中德生態園案例在本次論壇上引起強烈反響,將被納入聯合國綠色經濟伙伴關系(PAGE)成功案例庫,并在其未來的能力建設活動中進一步被宣傳推廣。
編輯:gu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