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杯專業獎:臨湘市中心城區綠化提質改造(一期) 工程設計項目
本地特色元素融合于道路景觀
注重使用者多方位需求
尊重自然地貌
景觀元素融于自然、隱于自然
打造“宜行、宜賞、宜游”的人性化景觀系統
項目名稱:臨湘市中心城區綠化提質改造(一期) 工程設計項目
項目位置:湖南臨湘
項目面積:14.7萬平方米
業主單位:岳陽惠臨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杭州易大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主創設計:汪偉國
設計團隊:吳曉聰、茅佳唯、陳奕宏、王建偉、陸春暉、李玲璐、鄧晨、周文杰、夏仕桓
施工單位:湖南省金凱園林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湯英杰
項目時間:2016.08.01-2016.10.31
項目概況
臨湘市,為湖南省縣級市,位于湖南省東北端,北部與湖北省相接,因濱湘水與長江會合之處而得名,素稱“湘北門戶”。北臨長江,西傍洞庭,東南蜿蜒著羅宵山的余脈,居武漢、長沙經濟文化輻射的中心地帶,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竹木之鄉”、“茶葉之鄉”以及“有色金屬之鄉”。本次項目位于臨湘市中心城區,總面積約為14.7萬平方米。設計包括臨湘大道道路綠化分隔帶、20米寬道側綠地及市政小游園、連心路小游園、迎賓公園三處公園。通過生態手法,將臨湘大道改造成為一條特色鮮明的都市景觀綠軸。
▲總平面圖
▲鳥瞰圖
▲鳥瞰圖
技術創新要點
一、個性化設計
將具有本地特色的元素融合于城市道路景觀中,體現當地特色,營造有個性的道路景觀。
▲連心路小游園
▲連心路小游園
設計中通過多樣化的植物形態組合,錯落有致,聚散變化,營造獨具特色的道路景觀品質;通過植物群落的營造,柔化道路景觀視覺,打造品質綠軸;鄉土植物和景石的結合增添了景觀的地域性與文化性從而也使臨湘大道的鄉土化特質與生態化品質相得益彰。
▲市政小游園
▲市政小游園
▲市政小游園
二、人性化設計
注重空間使用者,包括行人、行車者的多方位需求,避免“為形式而設計”。
▲市政小游園
▲市政小游園
設計中依托多樣化的空間尺度和城市肌理,充分結合道路周邊的用地環境,通過游憩綠地、城市綠道、生態綠島等多樣化的景觀處理手法,將人行需求與生態營造緊密結合,形成人性化、生態化、多元化的景觀空間。
▲迎賓公園
三、可持續設計
著力采用低影響開發策略,尊重自然地貌,打造可持續性道路景觀。
▲市政小游園
設計中通過地形梳理,結合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在綠地中設置了生態植草溝、透水鋪裝園路、生態停車場、生態蓄水塘及立體化的植物群落結構,將整個道路沿線打造成生態化、可持續的綠地景觀。
▲生態植草溝
▲生態停車場
四、有機結合設計
將景觀元素與城市自然景色、地形地貌、以及建筑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真正做到隱于自然。
▲迎賓公園
▲迎賓公園
針對道路周邊環境的服務需求,設計中在街邊綠地公園、街頭公園節點等塊狀綠地中加入了亭、廊、軒、榭等中式建筑,依形就勢,渾然天成,古樸雅致,掩映在樹林間,生長于草坡上,倚靠在池塘邊;大型建筑也模擬自然,嚴格控制高度和體量,做到融于自然,渾然一體。
▲市政小游園
▲市政小游園
▲連心路小游園
▲連心路小游園
社會、經濟、環境效益分析
整個工程在設計風格,設計選材以及設計理念都充分考慮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打造了一套“宜行、宜賞、宜游”的人性化景觀系統。
▲迎賓公園
編輯:崔京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