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逝世,享年102歲
據《赫芬頓郵報》報道,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于當地時間5月16日逝世,享年102歲。他的建筑遍及世界各地,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筑,被譽為“現代建筑的最后大師”。他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和石材,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法國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和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等。
晚年貝聿銘
貝聿銘于1917年出生于廣州,是蘇州望族之后,在獅子林里度過了童年的一段時光。他17歲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附屬中學后,他父親本希望他赴英國攻讀經濟學。但貝聿銘當時卻因為一部名為《大學幽默》的電影對建筑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最終選擇了赴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筑,后轉學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建筑工程,并在27歲時在哈佛大學建筑研究所深造。
1939年,貝聿銘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了美國建筑師協會的獎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在美國空軍服役三年。1944年,貝聿銘在軍隊中退役,進入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并在次年留校受聘為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8年,紐約市極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產開發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國建筑界的慣例,首次聘用中國人貝聿銘為建筑師,擔任他創辦的韋伯納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他們合作達十二年之久。這十二年中,貝聿銘為柴根道夫的房地產公司完成了許多商業及住宅群的設計,也做不少社會改建計劃。這一切使貝聿銘在美國建筑界初露頭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數十年的事業基礎。隨后,他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并在美國設計了許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經濟實用的大眾化公寓。1963年,費城萊斯大學頒贈他“人民建筑師”的稱號。同年,美國建筑學會向他頒發了紐約榮譽獎。《華盛頓郵報》稱,他的建筑設計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都市計劃。
迄今為止,他的作品有70余件,其中包括肯尼迪圖書館、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香港中國銀行大廈、香山飯店和蘇州博物館等。他曾說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他最有爭議的作品是位于巴黎盧浮宮拿破侖廣場的透明金字塔。當時許多法國人不滿這一設計,巴黎人甚至會以佩戴上面寫有“為什么要造金字塔?”字樣的圓形小徽章表示他們的不滿。不過,就如當年埃菲爾鐵塔一樣,他的玻璃金字塔經歷時間的考驗,也成為了巴黎的地標性建筑之一。
在21世紀之后,蘇州博物館成了貝聿銘的封山之作,他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建筑智慧結合東方的傳統美學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全部融匯在這座建筑里,創造出了獨具魅力的視覺之美。
數十年來,貝聿銘堅信建筑不是流行時尚,而是千秋大業,要對社會歷史負責。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解,他認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他持續地對形式、空間建材和技術有著深刻的研究,被認為“創造了本世紀最美麗的內部空間和外部造型。”
為表彰貝聿銘的貢獻,美國建筑界宣布1979年為“貝聿銘年”,并授予他該年度的美國建筑學院金質獎章。
相關鏈接: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