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建筑業轉型發展需要產業思維
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期,建筑業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深化建筑業重點環節改革為核心,以推動建筑業企業發展為目標,深入推進建筑業“放管服”改革,特別是針對建筑業的建造方式、組織方式以及交易方式等,出臺了一系列改革發展舉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促進了建筑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
但我們也清楚地看到,隨著建筑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潛在矛盾也復雜地交織顯露,特別是從“產業”的視角看,產業“碎片化”與“系統性”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產業要素市場尚沒有得到充分調動,產業結構尚未得到完全優化,資源尚未得到合理配置。某種程度上,感覺建筑業的改革更多是施工行業的改革,用行業管理思維來改造傳統產業,改革發展的路徑上缺乏針對“產業”的系統思維和方法。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將改革的基點放到產業發展上來,要緊緊抓住“產業”這個牽動建筑業改革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產業”的創新發展問題,尤其在建筑業進入必須轉型升級的重要歷史關頭,要進一步明確建筑產業改革發展的路徑和方向。
毫無疑問,建筑業劃歸我國第二產業范疇,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2017年,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73%,從業人員占全國就業人員總數的7.13%,在國民經濟中支柱產業作用十分突出。然而,由于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計劃經濟體制下行業劃分的影響,特別是建筑工程都是由政府主持建設,建筑業也由此形成了行業管理的體制機制,這種行業劃分與組織管理模式一直延續至今。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雖然在建設行政管理方面進行了一些機構改革,但是始終沒能跳出行業管理的業態和發展路徑,沒有打破行業的劃分和組織模式,甚至建材行業目前成了建筑產業的“碎片化”,也由此造成了建筑產業“大而不強”,企業整體效率效益偏低、核心能力不強,產業整體素質與國際化水平不高,目前仍屬于勞動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對落后的傳統產業,與我國新時代邁向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從經濟理論上講,產業由利益相互聯系、具有不同分工、多個相對獨立的行業組成。盡管各自行業的經營方式、企業模式和流通環節有所不同,但是它們的經營對象和經營范圍都是圍繞著共同產品展開的。對于建筑產業而言,建筑產業是由設計、生產、施工、安裝、裝修等行業組成,它們共同的產品應該是“建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各行業生產的產品都是半成品,并且是由建筑這個特定的產品,形成了各行業之間的技術、利益和體制機制的相互關聯,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產業鏈。然而,建筑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脫離了以建筑作為最終產品的理念,往往忽視了各行業之間的關聯性、產業的系統性;忽視了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忽視了建筑產品的整體效率效益最大化問題。而是更多地注重了各自行業內部經濟活動的循環、各自行業的效率效益、各自行業的改革與發展。
為此,未來我國建筑業轉型與發展必須要注重“產業”問題。要從產業發展入手,運用產業的思維方法,緊緊抓住產業的“牛鼻子”,拉動產業鏈的各環節協同起來向前走;要樹立以“建筑”為最終產品的理念,研究產業發展目標、產業結構及全產業鏈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問題,并提出產業發展的方向、路徑和模式,構建現代化的建筑產業體系;要重視產業基礎建設,不能盲目追求浮躁的、不切實際的“新概念”,著力研究建筑產業可持續的創新發展。
應該清楚地看到,我們建筑產業的基礎十分薄弱,產業鏈不系統、不完善,設計、生產、施工脫節,企業的技術集成能力和一體化的組織協調能力不強,包括穩定熟練的產業工人隊伍都缺失,因此必須要沉下心來專注產業、專注實業,倡導現代建造文明,努力筑牢建筑產業基礎,打好建筑產業基石,破除行業清規戒律,打通產業鏈、價值鏈和信息鏈,才能真正成為世界上的建筑強國。
當前,我國建筑業的轉型發展與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具有革命性、根本性和全局性,對于建筑業來說,是一次生產方式的革命,也是產業的轉型升級或脫胎換骨;對于許多建筑企業而言,可能是一次大浪淘沙,甚至是“重新洗牌”的時期,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正是我國建筑業的企業告別“狼性”的同質化競爭,轉向脫胎升華的高質量發展之時。我國建筑業的新未來,也必然要邁上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和社會化的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最終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
編輯:崔京榮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