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近500年歷史的蘇州塔影園將重現昔日風采
7月10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融創古建保護專項基金·虎丘塔影園項目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江蘇省蘇州市虎丘舉行。融創中國、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三方攜手,就塔影園的古建筑保護與修復進行合作。有近500年歷史的蘇州園林塔影園,將重現昔日風采。
亟待保護利用
蘇州園林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1997年,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典型的蘇州古典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增補列入蘇州古典園林項目中。“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古典園林集中呈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造詣精華,蘊含深厚的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內涵,也體現了中國文人的精神境界和審美追求。
然而,隨著歲月的變遷,除拙政園、網師園、留園等著名園林外,很多蘇州園林或湮沒在高樓大廈之下,或已經“面目全非”,亟待進行挖掘和保護。虎丘塔影園就是其中一例。
塔影園位于“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景區南部,由明朝的文氏塔影園和清乾隆年間的蔣氏塔影園發展而來。塔影園始建于明朝中葉,為蘇州書畫四大家之一的文征明之孫文肇祉所建。鼎盛時期的塔影園,不但呈現出建筑園林中獨特的形制特點,蘊藏著中國“天人合一”的哲理觀、“壺中天地”的空間原則、“師法自然”的藝術意識,以及“重在意境”的美學觀點。從留存現今的部分建筑中,還可一窺其昔日碧梧修竹、清泉白石的麗景。
抗日戰爭時期,塔影園被日軍駐營。新中國成立至今,塔影園一直被學校使用。新建的現代教學樓、使用中的損壞等,使得塔影園舊時亮麗風貌不再,其承載的文化內涵傳承困難重重。1998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的塔影園,亟待重新挖掘保護、活化利用。
“百園之城”在行動
虎丘是蘇州的城市地標和重要窗口。虎丘景區以云巖寺塔為景觀中心,融自然山水、吳文化于一體,是蘇州2500多年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的見證和縮影。隨著時代變遷,除虎丘核心景區保留有云巖寺塔、千人石、斷梁殿等18處古跡及后山的“小武當”“萬景山莊”等30余處景點之外,周邊眾多的歷史文化遺存或已滅失,或損毀嚴重,嚴重制約著虎丘景區的發展。
2009年10月,蘇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對虎丘地區實施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造的重大決定。根據《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0—2030)》《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虎丘將按照“一核、一軸、一環、一脈”的設計布局,大力提高人文景觀的豐富度和連續性,使歷史人文底蘊與秀美山水風光相得益彰,充分展現精致典雅的城市韻味和濃郁水鄉特色。
塔影園景區建設項目位于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南側,是虎丘地區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于2015年發布的《關于虎丘塔影園景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的公示》,該建設項目以《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為依據,充分借鑒《虎丘塔影園記》《云陽草堂記》《松風寢記》《蔣氏塔影園記》等文獻記載和歷史資料,在塔影園舊址重現塔影園、李公祠等歷史景點,提升虎丘景區的整體品質、環境質量及外部形象。
2018年,蘇州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天堂蘇州 百園之城”的實施意見》,計劃在2022年之前完成108座古典園林的修繕。塔影園作為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品之一,被納入蘇州“百園之城”行動。
古建筑復活,講動人故事
建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融創古建保護專項基金,主要用于開展研究和傳承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在虎丘塔影園景區的建設項目中,專項基金不僅提供款項用于景區基礎建設水平提升,三方還將圍繞園林研究性修復、數字化留存、工匠人才培養等進行深度合作。
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介紹,項目將依靠數字化測繪和建模,實現對建筑實體和設計數據更好的留存和傳承,包括對塔影園附近景區建立高精度地理地貌環境三維數字模型;基于真實場景和歷史資料的虛擬復原設計,對修復過程進行數字化記錄,建立園林數據庫等;還將成立園林研究院,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密切合作,進行課題研究,并將課題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針對當前行業存在的人才斷層、后繼乏人等問題,將實施古建園林匠人培養計劃,實現傳統文化與工藝的代際傳承。同時,進行成功案例的推廣傳播,讓年輕人對古建行業與優秀傳統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遺產保護隊伍。”汪孟德說。
“塔影園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凝聚前輩智慧的文化遺珍。融創古建保護基金的成立,整合了社會各方資源,對保護塔影園格局、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古建傳承力量等具有重要意義。”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主任孫劍鋒說。
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副局長陳凡表示,“百園之城”建設的藍圖和三年行動計劃,正努力探索一條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之路的“蘇州經驗”。
編輯:王月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