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里的禪思:看日本當代建筑師的寺廟設計
在東方,寺廟往往與古蘊相連。
但如今在日本,建筑師們在設計寺廟時往往開始著眼于未來。在為鄉村或是城市環境建造寺廟時,他們認同一定的創新和實驗性,與此同時也信奉內省和簡潔的東方古老價值觀。于是,現代材料與自然材料、光與暗,開放與封閉的空間,在這些對立的元素之間,建筑師們求得微妙的平衡。
回向院
回向院
河原泰建筑事務所在東京市中心建造了這座現代寺院。寺院始建于360多年前。如今,日本都市里沒有很大的場地,如果建筑平面放置的話,空地就會越來越少,為了盡可能擴大寺里的利用面積,河原泰把之前的3個建筑推倒、重新疊放起來,用立體的走廊來連接每層,成為了一個“立體佛堂”。
提出建議后,副主持立刻說,“奈良時代也好、之前的寺院也好,都是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建造的,所以現在才能作為文化財產留了下來。用現代化的寺廟實現現代的需求,那就用最先進的技術來建造。”
河原泰用鋼結構取代圍墻,一層用的是鋼筋混凝土,二層和三層則全部用鋼結構搭建。新的佛堂建筑整合了之前3棟建筑的功能要求:一層是念佛堂,二層主要是客殿,三層是供僧人學習的藏書院、寺院辦公室和僧人宿舍。
二樓的“空中竹林”
回向院的參拜道原本就種著竹子,建筑師想在城市高樓的山谷里增加一點綠色,把回廊做成一種參拜道的延續。于是在二樓的空中回廊種上竹子,打造了一個“空中竹林”。回向院在東京市中心,面對著一條非常大的主干道,非常喧鬧,但是竹子仿佛把這里從城市中的噪音隔離出來,形成了一個非常肅靜的空間。
特別是坐在二層的客殿里,身處竹林之中,就像是來到城市中心的綠洲。
瑞圣寺
瑞圣寺
瑞圣寺離東京白金臺車站不遠,建于1670年,是江戶時代由隱元和尚從中國帶至日本的禪宗宗派黃檗宗的重要寺廟,其中的大雄寶殿亦是日本國寶級建筑。
今年,他們請來隈研吾建筑事務所改造了這里的建筑,作為僧侶們新的日常起居空間。建筑師保留了原本從寺廟儲存庫延伸出來的軸線,在軸線的南側設計了一個U形的回廊。庭院的中央是一個水池,在水池中有一個舞臺,方便了人們在這里舉辦寺廟活動。
瑞圣寺
建筑是由隈研吾標志性的木制結構搭配現代鋼材的組合作為支撐,不僅符合了中國寺廟強調深度和對稱的布局特點,還符合著黃檗宗的幾何學美學。
白蓮華堂
在日本最喧鬧的商業中心新宿,坐落著一座“科幻飛行器”,這座看起來像是未來主義風格的建筑其實是由建筑師竹山圣建造的白蓮華堂。
市中心的“科幻飛行器”
竹山圣使用白色混凝土建造整個建筑的外觀,窗戶則是隨機穿插在建筑物表面,線條流暢。在這里,死亡成為了一個精細的“行業”:這棟建筑中有禱告室、音樂室、美術館、茶室、寺廟等等空間。
建筑師采用了彌陀凈土中的蓮花蕾作為外觀,并且在整個建筑的最上方有一個名為“空之屋”的冥想空間。從天空瀉下的陽光,也有著慰藉人心的力量。
白蓮華堂
水御堂
水御堂坐落于日本細部的淡路島,是安藤忠雄在90年代設計的寺廟,為了最低限度地改變原來的自然形態,安藤忠雄提出了大膽的方案——將水御堂建在蓮花池下,讓它成為一座水下寺廟。從海邊走到丘陵的最高處,橫亙在人們眼前的是三米高的清水混凝土墻。它和相鄰的等高弧墻形成了有方向的路徑,走到路徑的盡頭,則是一個橢圓形的蓮花池,象征著佛教的“步步生蓮”。
水御堂
在蓮花池水的中央,則是一條通往寺廟入口的狹長樓梯。隨著樓梯下行,光線也逐漸變暗,不過當你走到盡頭時,水御堂的紅色便會讓你感覺眼前一亮。這座寺廟大廳也被設計成橢圓形,總共高四米,配上路徑秩序井然的廊道空間便顯得邏輯分明。大廳內部的墻體和立柱均使用了紅色的油漆,每當夕陽余暉通過窗欞進入大廳時,整個空間便會被紅色籠罩,仿佛是佛光四射,富有禪意。
水御堂的狹長樓梯
光林寺位牌堂
光林寺位牌堂
光林寺坐落于四國島的四北部,建筑師奧野崇需要為這座寺廟加建一個佛教牌位堂。建筑師在鋼結構的建筑腰部增加了550根檜木,同時加入了88塊玻璃隨機擺放在交錯的木椽間。88這個數字,代表著教徒在四國島中所參觀的神圣地點的數量。加建的部分對原本的鋼架結構起到了保護的作用,并且鋼材采用的是較為普及的建材,確保了新建屋頂的可替換性。而檜木則很好地適應了山中多風雨的氣候,便于當地工匠的日常維護。
由玻璃圍成的光之回廊內,光線的顏色隨著寺廟周圍的自然環境而變化,是建筑師對于佛教萬物皆無常的思想的映照。
總寧寺無憂樹林
無憂樹林
無憂樹林坐落于日本千葉的總寧寺后方的墓地旁,是給前來掃墓的人們所設計的準備空間。建筑師妹島和世使用她所擅長的材料與建筑語匯打造了這座與周邊傳統建筑樣式完全不同,卻又毫無違和感的空間。
無憂樹林的整個建筑屋頂,是由三篇花朵狀的金屬薄片構成。在屋頂下的銀色曲面墻上,掛著木桶與木杓,在三葉花瓣造型的椅子旁增加了取水器,方便前來掃墓的人們接上干凈的水來擦拭祖先墓碑上的塵埃。
無憂樹林的屋頂
為了讓雨水能夠順利下落,建筑師在屋頂巧妙地向內做了些傾斜,讓建筑的泄水更加通暢。在這里,建筑師妹島和世打破了過去墓園準備空間的刻板,加入了柔軟與溫和的曲線,簡單且令人感到平靜。
神勝寺洸庭
神勝寺坐落于日本廣島縣,而這里的洸庭擁有著“石庭上的渡船”之稱。
神勝寺
洸庭是由建筑師名和晃平建造的,寓意為波光閃閃的庭院。這是一個全木造結構的船型建筑,全長46米,表皮由65萬張花柏木片組成。整個建筑呈現巨大的船型,仿佛浮動在石庭所象征的水面之上,而在洸庭的內部,也有著如海域般波動的藝術空間。從一旁巖石鋪就的緩坡進入,隨著黑暗的漸漸深入,便能夠感受到閃動著的海洋的波光,仿佛置身于禪定的深海中。
“頭大佛”
在札幌,普利茲克獎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師安藤忠雄設計了一個巨大的、由薰衣草覆蓋著的寺廟,而這座巨大的佛像就在薰衣草花海當中。
“頭大佛”
安藤的設計是為了突出15年前建成的這座雕像的尺度。只有雕像頂部的頭部從山外可見。為了看到其余的佛像,游客必須穿過40米長的隧道,通向圍繞雕像的圓形大廳。
安藤創造一個生動的空間序列,從開始通過長長的廊道開始,以提高人們對從外部看不見的佛像的預期。
人們在殿內仰視的時候,大佛的頭像正好與藍天白云相映,明暗對比下大佛極具莊嚴。翁頂內壁的條形褶皺設計則像具象的光束,巧妙而震撼??臻g的回游、絕妙的光影和仰望的距離營造了獨特的儀式感。
透靜庵
由山口隆建筑事務所設計的透靜庵位于京都船山山腳,建成于2000年。船山以其夏季的篝火而聞名,在當地民俗中,當熊熊火焰燃燒起來的時候,也就是靈魂進入天堂的神圣時刻。Reigenko-ji是日本後水尾天皇于1638年修建的皇家寺廟,如今,Reigenko-ji寺廟仍然是日本皇室舉行祈禱儀式的廟宇。
透靜庵
當建筑師第一次踏進這座寺廟時,便清晰地意識到,這座古老建筑是如何在時間從往至今的流動中呼吸的,山口隆建筑事務所對于場地的回應基于時間的流動。建筑師試圖將我們的時間重疊于過去之上,通過材料和形式的靜態感,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場地的神圣性,以及此處的萬籟俱寂。因此,建筑師的設計就著重于如何對既有的廟宇以及它的神圣性表現出尊重。他們設計了一座同樣能夠“呼吸”的建筑,擁有純粹性和逃脫現實的內核。通過運用純粹形式、透明或磨砂的材料,以及微妙的光元素,建筑師創造了一個能夠反射世界、反觀自身的地方。
?。ū疚恼献怨娞?ldquo;青年建筑”、谷德設計網、architizer網站相關報道)
編輯:王月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