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舉措保生態 懷柔收獲“最高和最低”
近年來,懷柔區采取多項舉措保護生態環境,在成為名符其實北京市生態涵養區的同時,為懷柔科學城、國際會都、中國影都等融合發展提供了綠色保障。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懷柔區了解到,今年前5個月,懷柔區PM2.5濃度位居全市最低。同時,該區植被生態質量位居全市第一。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懷柔區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與密云區并列全市最低,同比下降25.0%。據懷柔區生態環境局局長魯穎彤介紹,今年區領導定期考核環保各項任務完成情況,對落后單位進行約談,確保全區各職責部門和屬地做好環保工作。同時,完善大氣質量通報考核機制,每月對各鄉鎮、街道的空氣質量通報,每半個月對各街鄉鎮的道路積塵負荷數據排名通報,對連續三個月排名靠后的街鄉鎮排查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在此基礎上,區級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小組對全區開展全覆蓋式環保督察,對街鄉鎮開展“一對一”專項分析,精準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為進一步提高治理精準水平,懷柔區加密安裝了307臺細顆粒物(PM2.5)高密度監測設備以及60個小型粗顆粒物監測站點,利用已建成的加密監測網絡對重點街鄉鎮開展“一對一”專項分析,提出可操作的工作建議,對轄區重要道路的道路積塵負荷進行檢測。與此同時,對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全面診斷把脈,建立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工業企業、汽修企業的“一企一策”檔案和分級管理制度,建立14類污染源臺賬,形成“一表一圖一報告”。
近些年,懷柔區依托平原造林、義務植樹等工程,大力涵養城市生態。北京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發布的《北京市生態遙感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懷柔區在2018年,反映城市“綠色”程度的指標——植被覆蓋度達到2000年以來最大值,穩居全市植被生態質量第一位。截至2017年底,全區森林面積121089.24公頃,林木綠化率79.36%、森林覆蓋率57.0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7.72平方米,城市綠地率56.87%,公園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5.42%。
2019年懷柔區計劃在全區實施造林6.5萬畝,涉及7個鄉鎮,預計栽植側柏、油松、黃櫨、五角楓等共計31萬余株。工程將重點通過與以往造林地及現狀自然林地的串聯融合、進一步完善G111國道風景廊建設、修復廢棄地和拆遷騰退用地景觀等措施,實現新增造林與原有造林地塊、現狀林地新舊交融、森林成片、廊道相通的完整生態空間,目前已完成栽植約1.1萬畝。
編輯:周星宇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