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立體修繕生態景觀 皇家苑囿景觀重現
德壽寺的主體工程修繕已經基本完成 攝影/ 汪震龍
碧水環繞、綠蔭環抱、芳草萋萋……作為遼、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獵場,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南海子地區的生態景觀正在得到立體修繕。此外,大興區還將整合永定河現有的生態資源、歷史文化資源,規劃建設永定河開放式生態文化體驗園。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團河行宮和德壽寺探訪發現,目前這里的主體工程修繕已經基本完成,新刷的油漆彩繪讓這兩座古建熠熠生輝。據了解,南海子地區位于永定河沖積扇的前緣,與“三山五園”相呼應,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重要文化節點。南海子地區歷史上有四大行宮,其中團河行宮、南紅門行宮、舊衙門行宮都在大興。目前除團河行宮和德壽寺已完成修繕之外,南紅門行宮、晾鷹臺、昆侖石、寧佑廟等歷史遺址也得到妥善保護。
據大興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打造南海子文化傳承發展的空間載體,從2013年起,團河行宮、德壽寺、昆侖石等一批歷史遺跡開始得到有效保護和修繕,目前團河行宮、德壽寺的主體工程修繕已基本完成。
“為了深入挖掘南海子文化價值,大興區計劃系統整理南海子地區歷史文獻,重點推進團河行宮功能提升、德壽寺修繕利用工作。”該負責人表示,大興利用團河行宮的歷史文化資源,探索建設行宮文化博覽園,對已完成的“大興區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化保護和利用信息化項目成果”進行展示,對全國行宮歷史文物、文獻、非遺進行展陳,力爭將團河行宮打造成展示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開展國際文化交流的新陣地和重要窗口。此外,還將加大對南紅門行宮遺址的保護力度,在南海子區域內形成團河行宮、德壽寺和南紅門行宮三足鼎立的文化支撐,讓南海子歷史文化得到具象呈現,使南海子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打造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平臺。
此外,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永定河大興段全長55.2公里,流域周邊保存著豐富的歷史遺跡、非遺文化,擁有豐富的農耕文明、紅色文化和良好的生態基礎。目前已經成為市民旅行、觀光、體驗的重要游覽線路。
據了解,明年,永定河將全線恢復通水,大興區將結合北京市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充分融入大興區分區規劃布局,有效整合永定河現有的生態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對永定河河神祠、北岸分司、海禪寺、南宮遺址等永定河沿岸歷史遺址遺跡進行保護研究,沿永定河打造一個集歷史文化展陳、生態觀光游覽、傳統村落保護、非遺項目展示、文化互動體驗、體育休閑健身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永定河開放式生態文化體驗園,將其打造成一條文化帶、生態帶、文明帶、體育帶、休閑帶,展現永定河百里文化畫卷。
編輯:王月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