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家匯空中連廊背后的新技術與新理念
連廊一期圍擋內的主體鋼結構等已完成安裝,橋面綠化完成60%。李茂君 攝
連廊二層平臺地面已完成鋪設。
正在施工的連廊結構。
徐家匯連廊一期項目今年內將完工,最快明年上半年向公眾開放。連廊二期計劃最快于明年啟動建設。
如今,項目進展如何?記者日前探訪發現,截至目前,連廊一期圍擋內的主體鋼結構、橋面結構、排水系統和除電梯設備外的機電系統均已完成安裝。建成后供人們行走的二層橋面也完成超過一半的鋪裝,橋面綠化同步完成60%的種植,包裹連廊“身體”的不銹鋼吊頂板的安裝量也接近70%……這條連廊正逐漸揭開面紗。而其背后,是一系列關于城市空間設計的新技術與新理念。
連廊不僅僅是“人行天橋”
設計理念 兼具自然元素和實用功能的人性化空間,是“城市中的公共藝術品”
徐家匯空中連廊一期東至天鑰橋路,北至肇嘉浜路,西至漕溪北路,南至美羅城和匯聯商廈。連廊一期實際長度約400米,橋梁投影面積近5000平方米。項目以架空的平臺連接T20大廈(原西亞賓館)、美羅城、美羅大廈、太平洋數碼廣場二期、匯聯商廈等商圈內主要商業建筑,因此與沿線商家有多個出入口相連。連廊主體結構建造的同時,同步實施景觀照明、給排水、樓扶梯等附屬設施建設,總計已有400余名建設者參與連廊一期施工。
8月上旬,記者來到施工現場,連廊二層平臺已能拾階而上。踏上鋪設了磚紅色地板的平臺,通透的視覺效果、可遠眺整個徐家匯商圈的位置優勢,令人頓感心曠神怡。整個連廊的風貌也已成型,簡約設計風格與自然體驗相結合,如橋面欄桿采用的是“316L”不銹鋼網片,這一類不銹鋼別稱為鈦鋼,具備光澤度佳、耐腐蝕性強等特點,連廊立柱、緊固件以及作為圍欄的網片均采用這一材料,在滿足防護性能的同時達到美觀效果。
連廊設計師雅克·費爾葉是2010上海世博會法國館的設計者。這位法國“嚴格主義”建筑大師的作品呈現出三個特點:彰顯功能性,沒有多余裝飾,剝離出材質最原始的元素。按照他的設計理念,徐家匯連廊不僅僅是一座人行天橋,更是一處兼具自然元素和實用功能的人性化空間,“成為城市中的公共藝術品”。
秉承這一設計理念,眼下,人們已經能從徐家匯連廊的建成段看到不少傳統市政天橋不曾嘗試的元素。比如,欄桿橋面種植了多種有品質的灌木和小喬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從日本移植而來、已有40多年樹齡的一棵日本羽毛楓。這棵羽毛楓形態宛如黃山迎客松,秋天樹葉變成火紅,仿佛在熱情迎接過往行人。連廊橋面綠化還引進了黃金香柳、玫紅蒲葦、佛甲草等植物種類,不銹鋼圍欄上則穿插了藤本月季等一年可開兩、三季花的藤本植物。有趣的是,它們的生長方式并非普通天橋常見的規整姿態,而是略帶狂野的姿勢。從車行道仰視連廊,能看到一簇簇花束、青草從橋面伸出“腦袋”。這恰好契合了雅克的設計初衷,讓人們游走在有樹、有草的優美空間,忘卻四周的車水馬龍。
連廊一期的主體為鋼結構
隱藏技術 不銹鋼材料容易反光,因此選用5種反光比例不同的材料拼接成外立面
記者采訪時正值臺風“利奇馬”登陸在即,徐匯區建管委綜合科科長施敏說,連廊工地的防臺防汛,首要措施就是防范高空墜物。因此,連廊二層平臺種植的低矮喬木的根基土壤厚度普遍達1米以上,厚重的土壤既保證樹木不會倒伏,也起到保持橋體重心平衡的作用。
連廊的地板也頗為講究。二層平臺供人行走的地板上部面層,鋪裝的是日本進口的樹脂防腐木“越秀木”,其防腐及耐久年限長達10年,防腐性能遠高于普通天橋采用的常規防腐木,既不易被雨水泡爛,也不容易發生形變或翹起。隨著時間推移,地板顏色會從磚紅色逐漸變為淺灰,而這也是設計師的巧思之一,讓連廊每一年的景觀都有變化。木地板的一大好處是人們行走時腳底觸感較柔軟,對減少震感有一定作用。據悉,徐家匯連廊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級。
不過,海外設計師到了中國,也需要作出一些“本地化”調整。夏天的14時左右,完全暴露在日光下的二層平臺會讓人無法停留。施敏說,設計師考慮到徐家匯商圈高樓密集,連廊的位置在11時前與15時后都沒有直接日照,因此最初的設計沒有遮陽設施。但考慮到中國老百姓對遮陽的需求和上海梅雨季、臺風天的特點,二層平臺將建設5座信息亭,每座直徑約13米,集合遮風擋雨、信息發布、大數據采集與顯示、技防監控、人聲廣播、商場指示牌、盲人指向標志等功能。
設計偏好與實用功能的平衡在徐家匯連廊隨處可見。連廊一期工程主體為鋼結構,選用5大類共1.5萬塊不同表面處理形式的316L不銹鋼板,作為連廊橋體下部的裝飾頂板。為何要用5種不同材質、不同色澤的鋼板為連廊“裁衣”?施敏說,由于不銹鋼材料容易出現反光,因此設計方與交警部門對接后,決定采用5種反光比例不同的材料拼接成外立面。如沿馬路的一側就采用完全不會反光的白色的不銹鋼拼接板,馬路內側則采用有一定鏡面反光效果的外立面,增強橋體通透性。
經常找不到能打樁的位置
施工難度 地下被各類管線填滿,每次打樁像“打地鼠”,要找到各種刁鉆的“空隙”
與徐家匯連廊一期相鄰的建筑中,建造于西亞賓館原址的T20大廈結構最特別。大樓1至2層是半戶外式公共空間,3至7層是停車場,8至9層則是被花園圍繞的辦公空間,10至15層又是封閉式辦公空間。這一“腦洞大開”的設計結構,同樣出自雅克之手。
記者實地觀察發現,T20大廈二層與連廊二層有大約6米的平行距離,且兩座外形“神似”的建筑之間只有兩處連接口。施敏介紹,連廊與T20大廈對接的施工難度最大,其一是連廊主體距離大廈較遠,其二是T20大廈本身也是懸挑結構,連廊找不到借力點把自己“搭”到大廈“身上”。
這只是徐家匯連廊諸多技術難點中的一項。
連廊一期的起點位于匯聯商廈三層,但連廊二層橋面高度為7米,略低于商場入口。如何解決標高對不齊的問題?
設計師在位于天鑰橋路肇嘉浜路的轉彎口,為連廊設計了一條較為平緩的坡度,行人可緩緩上坡通往商場。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美羅城,商場二樓星巴克的戶外陽臺與連廊設有出入口,但卻比連廊二層平臺低半米多。最終,設計方案是從連廊搭建一座樓梯接入星巴克平臺。
地下結構遇到的難題更為“刁鉆”。記者采訪時,連廊二層平臺已搭建至建設中的太平洋數碼廣場二期,正等待后者地下空間的底板完成澆筑。推倒重建的太平洋數碼二期地下結構分三層,與連廊的地下基礎存在相互影響,采取太平洋數碼搭一層、連廊再往上搭一層的方式,確保雙方地下結構穩定,不會出現位移。
“一鏟子下去,找不到一個能打樁的位置是家常便飯。”施敏說,別看連廊立柱普遍“身材勻稱”,但每根立柱的地下樁基體積都有數立方米,需足夠的地下空間容納樁基。但徐家匯的地下已被各類管線填滿,每一次打樁都像“打地鼠”,需要找到各種角度刁鉆的“空隙”打下樁基。
連廊二期吊裝難度會更大
吊裝挑戰 漕溪北路“那一跨”或許是整個徐家匯連廊最大難點,也是挑戰所在
如果從空中俯瞰連廊一期,靠近T20大廈的一段弧度最明顯,仿佛一個人彎起身子環抱著一棵大樹。施敏說,T20大廈的地下結構不像它的外表那樣“清瘦”,連廊與大廈間的地下空間幾乎都是T20大廈的基礎結構。連廊的橋柱大多距離T20大廈5米至10米以上。這使得連廊的承重立柱要集體往遠離大廈的一側外靠,連廊的主結構也要向外彎曲,就像賽車駛過彎道時,因離心力不得不向外“甩開”一樣。
“這段連廊的重心其實是‘偏’的,不僅建造難度大,每根橋柱的受力方向、受力程度也不同,有的被橋體向下壓,有的被橋體往上拔,蠻復雜的。”
另一項難點是橋面吊裝。雖然連廊橋面均由工廠生產好預制板后運送到現場拼裝,但商圈從白晝到夜晚的人流、車流不減,只能在深夜吊裝。
明年即將開工建設的連廊二期還將面臨一個更為艱巨的“吊裝挑戰”——長度可達50米的橋面如一次完成吊裝,身形如此“高大”的橋體如何運送到市中心就是一大難點;如果分兩次吊裝進行拼接,就要在漕溪北路中央打一根臨時樁承重,而這條主干道的地下,恰恰是軌交1號線站點通道與地鐵隧道。此外,主干道上方的橋梁吊裝也會對徐家匯的交通有所影響,需要交警部門與徐匯建管委等多方協調。
“這一段或許是整個徐家匯連廊最大難點,也是建設連廊的挑戰所在,要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編輯:王月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