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祺:以驅動城市發展的大型賽事--倫敦奧運會給我們的啟示
8月28日,河北省第三屆(邢臺)園林博覽會盛大開幕后,作為開幕式活動的重要論壇,風景園林國際學術交流會在邢臺萬峰大酒店隆重舉行。眾多院士、國際組織領導、國際大師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就文化景觀與城市發展之路,公園城市、人居環境的景觀設計與實踐進行交流研討。英國 Arup(奧雅納)董事、城市創新中心總經理張祺發表演講,以倫敦奧運會的長效規劃機制為例,闡述大型賽事及展會的長效發展規劃要有遠見與大格局,善用城市遺產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等積極效應。
1 遠見與大格局:長效發展的規劃
目前中國很多城市選擇舉辦大型賽事作為驅動城市發展的契機,包括體育賽事、大型展會、博覽會等。大型賽事不僅能夠宣傳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影響力,同時可以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拉升區域土地價值。
1.1 奧運會后場地現狀
雅典在舉辦奧運會 5 年以后,因缺乏后續發展規劃,同時受金融危機影響,以致奧運場館和奧運村在賽后淪為荒涼廢棄之地。2008 年輝煌的北京奧運會使鳥巢走向世界,然而會后經營的現實是殘酷的,鳥巢建設造價約 35億元,但每年的維護費用近 1 億元,其會后經營始終處于虧損狀態。
1.2 博覽會后場地現狀
青島世園會建設投資 180 多億元,由于缺乏長期、合理的會后園區可持續性利用規劃和管理體系,僅 5 年時間即破敗荒廢。上海世博會在舉辦盛會時就提前思考“世博遺產”、“后世博發展”等議題,著力在會后將世博園打造成為21 世紀標志性市級公共活動中心。北京園博園會后進行了部分拆除與改建,包括將主場館改建為酒店,將中國園林博物館改建為國家級園林博物館并對市民免費開放,成為了北京西南地區市民休閑的新空間。西安世園會閉幕后經過改造提升為公益性公園—西安世博園,植入婚慶、文創等產業,年均游客接待量達 600 萬人次,成為了西安旅游的新地標。
2 善用城市遺產帶來的積極效應
倫敦奧運會是奧運會史上第一次在舉辦奧運會的時候制定了奧運遺產總體規劃,超前的規劃意識為城市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倫敦奧運會通過調研、數據收集等方法,在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以及社會公平等方面做了詳盡測算。倫敦奧運會總體投資約 93 億英鎊,其中開幕式約 8000 萬,主場館建設約 5 億多,除了 60 億英鎊來自于政府投資,其他 1/3 均為企業和個人投資。奧運會期間共接待參賽運動員 1 萬人次,游客近 100 萬人次,總收入 81 億英鎊。除了直接收益,倫敦還借由奧運會對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奧運會為倫敦創造了數萬個直接就業機會,并帶動全英的運輸業和服務業發展,同時,創造了更多間接的就業機會。
奧運會主場館及奧運村所在的斯特拉福德地區,原是倫敦東部最貧困、經濟發展最滯后的地區之一,奧運會的舉辦為該地區帶來了歷史性的轉變機遇。此外,倫敦正努力建設世界上最綠色環保的城市,奧運會進一步宣傳推廣環保旅行理念,為到訪者提供生態環保的城市旅游環境。
倫敦奧林匹克公園自2013年重新向公眾開放 以來,已累計接待近 1000 萬名游客。據英國政府估算,至2020 年倫敦奧運會將會為英國帶來 280 億~ 410 億英鎊的后續經濟收益。奧運會有效提升了倫敦市的旅游業發展,倫敦更是自 2012 年后蟬聯世界最受歡迎的旅游城市寶座。
3 如何使城市遺產的價值最大化
2012年倫敦奧運會遺產總體規劃面積270h㎡,以“高密度、低沖擊”為發展理念,將成為歐洲 150 年內新建的最大型公園。通過奧運帶來的投資解決城市發展的問題,并在建設新區的同時創造新城市旅游機遇。
3.1 遺產價值最大化的組織方法
倫敦奧運遺產總體規劃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城市更新或者開發,是遺產價值最大化的組織方法。在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從土地收儲及準備、規劃設計施工、賽事組織開展到賽后轉型及長遠發展,在每個階段都將優異的賽事體驗和后續發展作為聯合關注點,注重賽前、賽時、賽后的全階段、多層次同步規劃。
在倫敦奧運會整個賽時及后運營階段,奧運交付機構(ODA)始終作為承上啟下的角色,保證奧運會的賽時使用和賽后運營的有機結合。政府充分授權奧組委,發揮一定的監管作用但最少化干涉,為類似的政府開發項目提供了可行的組織方法借鑒。
倫敦 2012 奧運城市遺產規劃提出,通過一次性投資,解決倫敦長期以來因經費技術欠缺而難以解決的城市問題。通過區域性重建,修補被破壞的城市肌理,為城市土地的使用增加價值,形成倫敦新的出行目的地。堅持“奧運后規劃”理念與方法,著眼于解決城市與本地社區的實際問題,為倫敦城市的發展和城市使用者活動營造一個新的繁華的中心。
3.2 遺產價值最大化的項目成果
倫敦奧運會充分考慮遺產價值的最大化利用,取得了很好的項目成果。在賽事階段,以后續發展規劃為導向,為賽事需求安排了固定和臨時場館、臨時設施、奧運村等。臨建設施采用環保材料,便于拆除,以便相應的場館空間在會后繼續為城市服務。在后續發展階段,基本保留了核心景觀空間以及體育館、控制中心、媒體中心、醫院、學校、商業等建筑設施,為市民和企業所用,部分臨時場館拆除,相應的土地開發為新建住房。
具體項目利用上,原奧運主會場——倫敦碗,作為運動、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新場所保留利用。原奧運會手球館在賽后永久保留并向公眾開放,以供社區居民運動健身休閑、運動員訓練以及重大活動舉辦。倫敦水上中心賽后為市民提供潛水和家庭游泳課程等廣泛的水上運動計劃。東部小鎮將發展成為集合居住、教育、休閑及娛樂于一體的絕佳生活環境,成為倫敦新社區的典型標志之一。糖屋島由原奧運會期間的歷史街區轉型為全新的商務辦公以及住宅休閑新區,溫室花園也成為后奧運發展的新門戶區域。
3.3 遺產價值最大化的可持續設計
倫敦奧運遺產的可持續設計分為 3 個階段,包括賽前賽時的動員、賽后近期的園區轉型和賽后遠期的園區再生。可持續設計重點凸顯包容性、氣候適應性、健康生活、材料及廢棄物管理、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等 5 大主題。包容性作為西方規劃設計倡導的理念,是規劃設計師和城市建設者遵循的基本原理之一,倫敦奧運會在規劃建設新社區時,充分考慮為低收入者提供住宅、職業培訓等設施,致力于實現包容性發展。氣候適應性主要是從技術上應對氣候的變化,注重能源節約與低碳建設,推行實施零碳房屋建設。材料及廢棄物管理方面,新建項目使用100% 可持續的清潔型材料,并明確目標在 2025 年全面實現零城市廢棄物填埋。注重生物多樣性及開放空間建設,園區及其周邊區域新增 102h㎡ 公共空間,同時倡導促進市民健康活力的生活方式,構建“以人為本”的交通網絡,以可持續規劃設計建設,譜寫城市蓬勃發展的新篇章。
張祺,英國 Arup(奧雅納)董事、城市創新中心總經理。法國里爾一大博士,英國皇家建筑師。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研究院專家,原美國 AECOM 大中華區副總裁。從事區域/城市經濟、規劃設計咨詢工作,擁有豐富的國際先進規劃理念和經驗。
編輯:贠涵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